氯化石蜡70生产中溶剂消耗的探讨

氯化石蜡70生产中溶剂消耗的探讨

一、氯化石蜡-70生产中溶剂损耗情况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蒋思静[1](2021)在《基于响应面法改进大体积进样技术并应用于氯化石蜡检测》文中研究指明响应面法是统计学与数学结合的产物,适用于多因素影响的目标优化,广泛应用于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的优化。响应面法通过对小范围建立的响应面模型用一阶或二阶多项式进行拟合、绘制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分析各因素对目标响应的具体影响。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机制的进化算法,常用于多目标优化问题。氯化石蜡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氯化石蜡同类物众多,检测难度较高。本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体积进样参数,并建立响应面模型,通过拟合模型得到进样参数与分析物总响应的二阶方程式,随后用遗传算法求解方程式,最终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并将优化好的大体积进样参数应用于空气样品中氯化石蜡的检测。本论文开发了程序升温-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PTV-LVI-GC-NCI-TOF-MS)测定空气样品中氯化石蜡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显着降低检出限,稳定性好,满足环境中痕量氯化石蜡检测的需求。(1)通过部分析因设计和中心复合设计完成大体积进样参数的优化,采集进样参数(放空时间、放空压力、吹扫时间、放空流量和进样口初始温度)与六种氯化石蜡标准品总响应的数据,并建立相应的二阶响应面模型。主要在Minitab 18软件内完成实验点布置,并通过方差分析和显着性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核查模型的准确性,并探究进样参数与目标响应的关系。(2)利用Geatpy进化算法工具包对响应面拟合的二阶模型求解,以算法求解的函数值和用时对遗传算法的参数进行评价,最终确定个体选择方法用锦标赛选择、重组方法用均匀分布交叉、变异方法为染色体两点互换变异算子。并验证最优进样参数对应的目标响应值,得到最优大体积进样参数组合:放空时间为0.108 min、放空压力为4.34 psi、吹扫时间为4.24 min、放空流量为80 m L/min和进样口初始温度为60℃。(3)将得到的最优进样参数应用于空气样品中短链与中链氯化石蜡的检测,测得六种氯化石蜡标准品的检出限为2-3 ng/m L,而未使用大体积进样检出限为10-28 ng/m L,检出限显着降低。针对空白样品和实际样品的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7%-136%,方法检出限为2-6 ng/m L,针对CS1-CS5线性良好(R2>0.98),采集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的大气样品,测得颗粒相样品中ΣSCCPs和ΣMCCPs含量分别为3.11-5.81 ng/m3和4.71-14.2 ng/m3,气相样品中ΣSCCPs和ΣMCCPs含量分别为6.08-14.0 ng/m3和0.88-6.30 ng/m3。

张卓[2](2021)在《CSM在不同极性橡胶体系中的改性及增容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独特的结构赋予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油性、耐化学药品性、耐臭氧性、耐热性等性能,能够对其他橡胶材料进行共混改性,提高胶料的综合性能,拓广橡胶材料的应用领域。本文首先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对CSM交联密度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法得出CSM胶料各项性能最佳的最优配方。然后研究了CSM改性EPDM共混胶的制备及性能,并讨论了不同阻燃剂对EPDM/CSM共混体系的阻燃性、力学性能的影响。后又对CSM改性NBR共混胶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讨论了CSM对NBR胶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臭氧性等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了CSM对NBR/EPDM共混体系的改性及增容作用。讨论了CPE、EVM和CSM对共混胶相容性和综合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硫化体系对NBR/EPDM/CSM共混体系物理机械性能、耐热空气老化、耐寒性等的影响;对研发出的NBR/EPDM/CSM新材料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促DPTT既能作为促进剂也能作为CSM的硫化剂。DPTT用量增多,CSM的交联密度提高、物理机械性能提高。硫黄(S)用量在0.5phr、促DM用量1phr、氧化镁(Mg O)用量1phr左右时,CSM硫化胶的综合性能最佳。(2)CSM用量增多,EPDM/CSM共混胶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压缩永久变形增大。当EPDM/CSM为80/20时,胶料的综合性能最好。改性氢氧化镁阻燃体系不仅对胶料氧指数的提高效果最突出,也能提高胶料的力学性能;CSM能够替代阻燃体系中的含卤素阻燃剂,在胶料中起到阻燃作用,能够用来制备低烟低毒绿色环保型阻燃材料。(3)随着CSM用量的增加,NBR胶料的交联密度提高,力学性能也随之增大。加入CSM后,NBR胶料的臭氧龟裂现象改善,老化后性能保持率增加。CSM与NBR的相容性好,在NBR中分散均匀,二者结合紧密。(4)CSM对NBR/EPDM共混体系相容性的改善最为突出,加入CSM后共混胶的力学性能、交联密度等都有所提高,CSM对共混体系中两相的界面增容效果明显。NBR/EPDM/CSM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随着促进剂DPTT用量的增多而增大,采用硫黄/过氧化物并用硫化体系的硫化胶力学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最好。本次研发得到的NBR/EPDM/CSM材料兼具耐油、耐臭氧、耐低温等性能,同时还具备突出的物理机械性能和优良的耐磨性,是一种性能全面的新型橡胶材料。能够用于制造飞机加油管、耐高温橡胶胶囊等特种橡胶制品。

刘孟潇[3](2021)在《间二氯苯生产及原料提纯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间二氯苯是化工行业不可或缺的精细化工原材料,主要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和颜料生产等化工领域,随着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医药领域中新药的推陈出新,导致间二氯苯的需求连年增加,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间二氯苯工业上一般以混合二硝基苯为主要原料,通过磺化方法提纯即可得到间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经氯化反应得间二氯苯产品,此方法在原料提纯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严重污染环境,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用甲氧基化反应对原料进行提纯,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并选用环流式反应器进行了间二硝基苯光催化氯化反应制备间二氯苯的研究,对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混合二硝基苯甲氧基化提纯间二硝基苯工艺和间二硝基苯光催化氯化反应工艺的影响,选用实验室的方法探索出了较优的反应条件。原料提纯工艺的较优反应条件为:选用甲醇作为反应溶剂,邻、对二硝基苯和甲醇钠的摩尔比为1:1.05,混二硝基苯和甲醇的质量比为1:0.3,保持反应温度为76℃,控制滴加甲醇钠的时间为30min,搅拌回流反应时间为50min,搅拌速率为200r/min,对产物进行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间二硝基苯产品。在此条件下对得到的产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目的产物(间二硝基苯)纯度高达99.9%,邻、对二硝基苯的转化率在99.8%以上。光催化氯化反应制备间二氯苯的反应条件为:光源为25W紫外灯,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9h,氯气流量控制在210ml/min,在该反应条件下制得间二氯苯粗产品,通过精馏装置对间二氯苯进行分离提纯,真空度为-0.097Mpa,回流比控制在12左右。经气相色谱分析,间二氯苯的收率为91.2%,精馏提纯后的纯度高达99.9%,满足间二氯苯的产品质量要求。

陈星亮[4](2020)在《基于铁氧体的新型功能型复合杂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其性能》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变得日益方便与快捷,然而,伴随而来的还有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电磁辐射、信息安全等问题的出现。功能型复合材料尤其是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与储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绿色合成方法制备这些功能型复合材料也备受关注。同时,铁氧体在这两种复合材料的合成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论文开展了基于铁氧体的新型功能型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研究,发展高效、绿色的制备方法,旨在开发出在吸波和储能方面表现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本论文采用不同的合成策略,发展了几种新的铁氧体基复合杂化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表征,进而深入研究了其微观形貌与结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表面官能团分布、热稳定性、磁性能、吸波性能以及储能性能等,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碳@镍钴铁氧体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钴铁氧体与镍铁氧体在复合吸波材料上的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近些年也被频繁的报道,但从未有报道将其二者进行全面的性能对比,或进行两种金属间相互掺杂以获得性能最佳优化的信息。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对这两种铁氧体的碳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通过溶剂热法先行制备了NiFe2O4、钴掺杂镍铁氧体(Ni0.75Co0.25Fe2O4)、钴镍铁氧体(Ni0.5Co0.5Fe2O4)、镍掺杂的钴铁氧体(Ni0.25Co0.75Fe2O4)以及Co Fe2O4等五种磁性纳米微球,进而对其分别进行碳包覆反应制备了五种具有完美核壳结构的C@NixCo1-xFe2O4复合纳米微球。并对合成反应的机理、该微球的磁性能、吸波性能及吸波机理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样品的磁滞回线说明了这五种复合微球均表现出典型的顺磁软磁性特征,磁饱和强度均为40 emu.g-1左右,非常有利于增强材料的磁损耗机制。吸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x=0.75时,得到的复合微球具有最佳的吸波性能;当样品厚度仅为1.9毫米时,其最低反射损耗值可达到-51dB,此时有效吸收波段宽度为3.3 GHz。C@Ni0.75Co0.25Fe2O4复合纳米微球之所以能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主要得益于其非常合理的电磁匹配与阻抗匹配。对Co Fe2O4与NiFe2O4这两种通常用于吸波材料的合成与研究的磁性材料而言,当它们分别与最常用的本征电介质碳结合时,C@NiFe2O4更适合作为吸波材料,而利用少量的钴原子对NiFe2O4进行掺杂则能进一步提高其吸波性能。本研究可以为之后的研究者选用这两种最常用的铁氧体制备高性能吸波复合材料提供参考与借鉴。(2)超微尺寸Co Fe2O4颗粒修饰的氮掺杂碳@MoS2复合杂化材料的绿色合成及其吸波性能研究由于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合成的观念越来越被研究者们所提倡,并且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有着重要的帮助。本研究采用一种原创的“一锅法”成功地合成了MoS2@n-C@Co Fe2O4复合杂化材料。整个合成过程设计合理,绿色环保,最终无任何重金属离子残留在最终的反应体系中。本论文对所制备的复合杂化材料的微观结构、晶体形态、元素组成和表面官能团等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与研究,并通过简单调节煅烧温度,获得了具有最佳电磁波吸收性能的优化样品。优化实验条件后得到的MoS2@n-C@Co Fe2O4-600复合杂化材料展现出优良的吸波性能,当样品厚度仅为2.4毫米时,其最低反射损耗值可达到-46.7 dB,且有效吸收频带宽度为3.5 GHz。这种材料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吸波材料或作为优良的吸波填料用于陶瓷基体或高聚物基体的改性。此外,这种原创的绿色合成方法有望应用于更多氮掺杂碳复合@铁氧体复合杂化材料的合成,有助于推动绿色合成的发展。(3)Fe S2@C复合微球修饰的二硫化钼花的合成及其电容性能研究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新型储能材料有着迫切的需求,在当前的报道中,复合硫化物储能材料逐渐取代了传统氧化物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以Fe3O4@C为过渡产物,通过一种非常简便的一步硫化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西瓜状Fe S2@C复合纳米微球修饰的1T/2H杂化二硫化钼纳米花,这种结构非常独特,且具有优良的储能性能。本研究对合成的Fe S2@C@MoS2的微观结构与形貌、化学组分、比电容等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及研究。由于适当比例的MoS2骨架、碳层和Fe S2的结构调配以及复合杂化材料中存在的介孔结构的协同作用,Fe S2@C@MoS2-200复合杂化材料具有很高的比电容(在2 A·g-1时为1321.4 F·g-1)。在高电流密度下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1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在6 A·g-1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保持率为81.2%),表明Fe S2@C@MoS2可以在超级电容器器件的制作中作为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材料。

朱浩南[5](2020)在《CPVC及PVC合金的组成—相态—性能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PVC(氯化聚氯乙烯)与PVC(聚氯乙烯)均为常用的树脂产品,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高性能CPVC和PVC树脂产品的国产化应用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着眼于CPVC阻燃塑料和PVC汽车底涂料两个应用场景,对体系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本文第三章针对CPVC阻燃塑料体系,采用阻燃剂预处理和多种阻燃剂复配两种方式对其进行了改性,得到不同阻燃剂预处理方式和不同阻燃剂种类和添加量对体系性能的影响规律;第四章针对PVC汽车底涂料体系,探究了树脂糊黏度、触变性能、凝胶化温度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可行的配方设计;第五章采用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对CPVC的热解机理和Sb2O3的阻燃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浓度场方程耦合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作为内部热源,实现了 CPVC热分解模型。本文第三章的研究发现,通过预制母粒的方法能最大程度地改善Sb2O3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而超细化方法对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也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因此认为预制母粒的方法对于Sb2O3的分散效果改善最明显。Mg(OH)2和Al(OH)3对于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有劣化作用,而对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都有增强作用,满足填料补强的一般规律。加入Mg(OH)2和Al(OH)3的试样在烧蚀后结构致密,加入Sb2O3的试样在烧蚀后形成了膨松的炭化层,展现了氢氧化物阻燃剂与Sb2O3阻燃剂不同的阻燃机理。本文第四章的研究发现,体系中掺混树脂的加入会使黏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增塑剂对于黏度的影响是指数级别的,当增塑剂添加量为280份时体系黏度约为20000mPa·s。不同掺混树脂对体系的凝胶化温度没有太大影响,而纳米SiO2添加量对体系的触变性能影响是指数级的,因此可通过增加纳米SiO2添加量来弥补掺混树脂触变性能的不足。本文第五章中建立了一维热传导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热传导泛定方程进行了求解。同时建立了 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热重分析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 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分析得出CPVC树脂在空气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一级反应阶段,并且Sb2O3阻燃剂主要是在第一个反应阶段通过促进CPVC脱HCl生成膨松炭层而起到阻燃作用。本文最后通过建立浓度场方程并耦合CPVC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作为内部热源,实现了 CPVC热分解模型。

马玉琪[6](2020)在《含氮、硼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润滑油添加剂能有效改善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降低机械磨损,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而传统润滑油添加剂通常含有硫、磷和氯等元素,对设备有严重腐蚀并且易造成巨大环境污染;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合成了含氮、含硼和含氮硼类润滑油添加剂,不含硫、磷和氯等元素,对环境友好。首先对苯并三唑进行修饰,引入烷基链和含羟基碳链,合成了六种润滑油添加剂,油溶性实验表明含羟基的添加剂在基础油中油溶性较差,烷基链修饰的添加剂油溶性较好,本文对四种烷基链修饰添加剂的热稳定性、铜片腐蚀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探究了添加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最佳添加浓度。其次合成了醇醚型硼酸酯添加剂,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带水剂为甲苯、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12 h,对添加剂水解稳定性、铜片腐蚀和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探究了添加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最佳添加浓度。最后合成了两种以苯并三唑衍生物为阳离子、硼酸酯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添加剂,对添加剂油溶性、热稳定性、铜片腐蚀和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探究了添加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最佳添加浓度。

熊毓文[7](2020)在《气固相法氯化聚丙烯的制备与表征》文中指出氯化聚丙烯(CPP)是聚丙烯(PP)重要的化学改性产品之一。传统的CPP生产工艺采用四氯化碳将PP溶解后再进行氯化反应,但是,作为溶剂的四氯化碳对臭氧层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目前,国内外CPP的制备主要采用水相法,但是在产品生产和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不符合日趋严格的国家环保政策要求。为了解决上述两种方法产生的溶剂和废水大量排放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气固相法生产氯化聚丙烯的装置及方法,本生产工艺流程短,尾气容易处理,污染小,能耗低。由此表明,该工艺为一种经济环保的绿色反应工艺。本文对气固相法制备氯化聚丙烯的工艺优化进行了研究,在氯化反应前设置了低温预氯化阶段以提高聚丙烯的耐温性,使得后反应阶段的氯化反应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通过考察聚丙烯粉末平均粒径、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氯气流量等因素对氯化聚丙烯产品中氯含量的影响,得到较为可行的实验室试验的气固相法氯化反应条件,其中原料聚丙烯粉末平均粒径为100μm,预氯化阶段反应温度为55℃,预氯化阶段时间为1小时,后反应阶段时间为4小时,后反应阶段温度为75℃,氯气流量控制在40ml/min,搅拌转速为50r/min。产品的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得的无规和低等规度的氯化聚丙烯产品能够溶解在甲苯溶剂中,并且不溶物很少。同时,本文建立了一套20L规模的玻璃反应釜中试装置,用以考察聚丙烯气固相法氯化的可行性,并解决由小试向中试放大过程中出现的流化不均匀,氯化反应散热等问题。中试试验的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制备氯含量30%以上的氯化聚丙烯树脂。此外,该工艺路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和废水大大减少,环保价值突出,符合绿色化工的理念,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李科[8](2020)在《木本油脂基聚氯乙烯增塑剂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增塑剂是塑料加工制造行业应用最多的加工助剂之一。目前主要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等邻苯类增塑剂为代表。但邻苯类增塑剂具有致畸、致癌等风险,难以达到REACH205 SVHC(高关注度物质清单)环保要求。环保型增塑剂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油脂类增塑剂因其低毒、原料来源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油脂类增塑剂的开发主要以大豆油等食用油脂为主体,品种少,性能单一,难以满足塑料行业对增塑剂产品越来越高的品质要求。基于此,本研究以木本油脂为对象,探索了环氧脂肪酸酯及油脂基多元酸酯增塑剂的增塑性能和构效关系,研究增塑剂结构与增塑效应的内在规律,并用数学公式对增塑效应与结构的关系进行模型化,合成二种性能优越的增塑剂产品,对其部分增塑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为木本油脂基环氧增塑剂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以我国特产资源木本油脂梓油和桐油为原料,通过酯交换、皂化、酯化、环氧化及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十种增塑剂(五种环氧酯类增塑剂和五种带六元环结构的C22-三元酸三酯类结构增塑剂)。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热重、拉伸测试、动态热力学、扫描电镜、耐抽出测试等分析手段,对这些增塑剂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环氧脂肪酸酯增塑的PVC产品Tg为30.5℃,明显低于DOP的37.64℃;拉伸强度在24MPa左右,与DOP(26.22MPa)相近;断裂伸长率均在385%以上,均高于DOP的360.64%;热重表明环氧脂肪酸酯增塑剂在300℃的损失率低于DOP,且残留量也大于DOP。这些均显示环氧脂肪酸酯具有极强的增塑性能和热稳定性。在C22-三元酸三酯类增塑剂中,C22-三元酸三甲酯(TM111)、C22-三元酸一甲二乙酯(TM122)、C22-三元酸一甲二丁酯(TM144)、C22-三元酸一甲二辛酯(TM188)四种增塑效果良好,物化性能与DOP相当,热稳定性普遍优于DOP;其中TM111、TM122、TM144 增塑的 PVC 挥发量为 4.08%、3.92%、2.83%,优于 DOP 型材的5.54%;TM111和TM122增塑的PVC薄膜的拉伸强度分别为25.24MPa和22.74MPa,高于DOP(22.32MPa)产品;TM111增塑薄膜的断裂伸长率较DOP提升了 2.5%,具有最为优异的增塑性能。2.性能与构效关系研究:本研究利用两大系列多种环氧脂肪酸酯及C22-三元酸三酯增塑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构建了油脂基增塑剂的构效关系。油脂基增塑剂在结构上分为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两个部分。对于增塑剂,其极性基团应处于增塑剂分子结构的外围,方便其与PVC的分子链接触,增加相容性;非极性基团数量和长度要适当,在不遮挡极性基团的基础上与PVC分子链作用并阻隔PVC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有效降低PVC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起到润滑(增塑)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模型化的“增塑指数”经验公式来预测油脂基增塑剂的增塑效果:3.构效关系验证试验:以构效关系和增塑指数为参考,合成并研究了两种不同结构化合物的增塑性能:环氧乙酰甘油酯(ELCO)和C22-三元酸一乙二甲酯(TM211)。结果表明ELCO的Tg为-0.77℃,低于环氧大豆油(ESO)的6.13℃;其增塑PVC断裂伸长率为370.56%,高于ESO增塑PVC的321.11%;与环氧脂肪酸甲酯(178℃)相比具有更高的闪点(204℃),较少的加热减量和更优良的热稳定性。对于TM211,XRD表明该产品可有效破坏PVC结晶性;DMA表明TM211的Tg(46.37℃)低于TM188(52.1℃);拉伸测试及断面的SEM均显示其对PVC具有与DOP相当的增塑性能,且可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TM211在水、乙醇、乙醚等5种溶剂中的耐抽出性及挥发性能均优于DOP;热重及热解活化能表明TM211可有效提升PVC材料的热稳定性。所以ELCO和TM211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增塑剂新品种。这两种增塑剂的性能与预测相符说明了本研究提出的构效关系和增塑指数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

厉枝[9](2018)在《石墨烯/氧化石墨改性氯化聚乙烯橡胶及性能表征》文中提出氯化聚乙烯橡胶(CM)是一种分子链饱和的极性橡胶,由聚乙烯经过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后制得,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耐臭氧、耐老化、耐油、耐热及阻燃方面性能突出,被广泛应用于胶管胶带、防水卷材、电线电缆、汽车配件、阻燃制品等方面,还可与其他橡胶并用,用于制造耐酸、耐油胶辊、密封制品等领域。石墨烯(GE)与氧化石墨(GO)为二维片状碳材料,具有十分突出的物理机械性能,在热稳定性方面也有较好表现。氧化石墨是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物质,在其片层表面含有许多极性基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以及较大的层间距。本文主要研究利用这些特殊的性能使其与聚合物复合制备GE/CM与GO/CM复合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硫化体系以及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用量的不断增加,GE/CM硫化胶的交联程度不断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石墨烯的用量为3份时,对力学性能的提升最为明显,偶联剂的加入能够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石墨烯用量的增加,材料的Payne效应增强,而偶联剂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Payne效应。在GO/CM复合材料中,由于氧化石墨片层表面含有较多活性基团,会影响硫化体系的交联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选择了适用于GO/CM复合材料的硫化体系。主要研究了过氧化物类硫化体系(BIBP、DCP)、噻唑类硫化体系(ECHO.A)、硫脲类硫化体系(NA-22)以及胺类硫化体系(PDM)四类硫化体系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脲类硫化体系(NA-22)对复合材料的硫化效果较好。当氧化石墨等量替代炭黑的份数为2份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最为明显,偶联剂对胶料的交联程度、焦烧时间、拉伸强度等均有所影响,在偶联剂的作用下,GO与CM间作用增强导致储能模量G’增大,并且偶联剂具有明显降低GO/CM复合材料Payne效应的能力。

周立生[10](2018)在《基于磷腈结构的线性聚合物及阻燃与自修复环氧树脂的研究》文中提出聚磷腈及环三磷腈衍生物是分子结构中含有单双键交替排列的磷、氮结构,侧基由有机基团组成的一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阻燃、耐溶剂、耐辐射等性能。此外,磷原子上连接有机取代基的多样性赋予磷腈化合物不同的性能,使得聚磷腈和环三磷腈衍生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线型聚二氯磷腈通过侧链取代基可以制备一系列不同性能的结构/功能新材料,但是聚二氯磷腈的合成与保存条件十分苛刻,如何稳定制备分子量高、线性好、溶解性强的线型聚二氯磷腈,仍是线型聚磷腈亟需解决的难题。其次,探究取代基的结构与性能关系也对线型聚磷腈的应用有重要价值。另外,在保持环氧树脂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工艺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环氧树脂的无卤高效阻燃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基于环三磷腈合成大分子阻燃剂以及环氧树脂有望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基于双硫键制备含有环三磷腈的新型阻燃环氧树脂自修复材料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以上目的,本论文开展了高分子量线型聚二氯磷腈的合成工艺研究、线型取代聚磷腈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基于环磷腈的大分子无卤阻燃剂的合成及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性研究、基于环三磷腈的多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含环三磷腈的双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自修复性能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比一步法、溶液聚合和熔融聚合制备线型聚二氯磷腈(PDCP)所得产物性状和产率的差异,选择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为原料的真空熔融聚合法合成PDCP。详细讨论了原料纯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聚合结果的影响,筛选出一种可以制备线型良好,分子量高、溶解性较好的PDCP的工艺。即原料HCCP经过两次重结晶,一次真空升华提纯后,在高真空线上将HCCP和摩尔分数为0.17%的催化剂无水AlCl3真空封管于玻璃管中进行本体熔融聚合,聚合时间1217小时,聚合温度250260℃,得到的PDCP溶解性好,产率高于80%,分子量高达100万以上。(2)在上述制备PDCP基础上,选择乙氧基、苯氧基、三氟乙氧基、八氟戊氧基、苯氨基、对三氟乙氧基苯氨基六种亲核试剂与PDCP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六种单取代,两种混合取代聚磷腈,并分别进行了热性能和亲疏水性能测定,讨论不同取代基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发现烷氧基取代产物,尤其是氟代烷氧基聚磷腈,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Tg均低于-60℃,芳氧基取代产物则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亲疏水性能测试表明,侧链含氟原子的聚磷腈具有疏水性,而乙氧基、苯氧基取代产物则表现出亲水性能。两种芳氨基取代产物耐高低温性能较差,但二者性能差异表明即便三氟乙氧基与聚磷腈主链之间连接有刚性芳环结构,仍能对聚合物性能产生影响。(3)以HCCP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含α-羟基膦酸酯的环三磷腈化合物HDHPCP,其分子量为1690.3 g/mol,将其作为阻燃剂按不同的配比添加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进行阻燃改性,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作为固化剂进行固化。从所得的环氧固化产品可以看出,HDHPCP在环氧树脂中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HDHPCP添加量的增加,环氧复合物EP/HDHPCP的Tg逐渐降低,热稳定性有所下降,但阻燃性能逐渐提高,当阻燃剂含量为20 wt%时,复合材料的LOI值为30.7%,UL-94达到V-0级,满足阻燃材料的要求。力学性能表明,随着HDHPCP添加量的增加,EP/HDHPCP的弯曲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冲击强度则逐渐增高,说明HDHPCP对环氧树脂有一定的增韧作用。(4)首次合成了一种六官能度的环氧树脂HGPCP,其环氧值为0.50 eq/100g,环氧当量为201.7 g/eq,分子量1210.1 g/mol。三种环氧树脂常用的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4,4’-二氨基二苯砜(DDS)和2-乙基-4-甲基咪唑(2E4MZ)均可成功固化HGPCP。由于多官能度环氧树脂固化后的高交联结构和磷腈环的独特性能,使得三种固化体系均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和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191℃、196℃和186℃,750℃时的残炭率分别为53.2%,45.4%和52.9%。HGPCP/DDM、HGPCP/DDS和HGPCP/2E4MZ具有和DGEBA/DDM相似的拉伸强度,但由于HGPCP固化后较高的交联密度,使得固化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较小,韧性较低。另外,HGPCP/DDM、HGPCP/DDS和HGPCP/2E4MZ具有较好的阻燃性,LOI值分别为32.5%,35.4%和34.2%,UL-94等级均达到V-0级。(5)以HCCP为起始原料,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种含环三磷腈结构的双官能度环氧树脂CTP-EP,选择含有动态双硫键的芳香二胺化合物4,4’-二硫代二苯胺(DTDA)作固化剂进行了固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DTDA可以固化树脂CTP-EP形成新型的环氧vitrimer(类玻璃高分子)材料CTP-EP/DTDA。固化剂中的双硫键赋予这种环氧固化物可逆的交联结构,使其兼具热固性和热塑性材料的性能,在室温时为热固性材料,当加热至高温后可以像热塑性材料一样通过热压进行重塑加工。本文以拉伸强度衡量CTP-EP/DTDA的热压修复性能,在适当的热压条件下可以实现多次高效率自修复,经3次修复后仍可获得将近90%的修复率。CTP-EP/DTDA固化产物LOI值为30.4%,UL-94达V-0级,为良好的阻燃材料。这种兼具多重修复和优异阻燃性能的环氧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二、氯化石蜡-70生产中溶剂损耗情况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化石蜡-70生产中溶剂损耗情况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响应面法改进大体积进样技术并应用于氯化石蜡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大体积进样技术研究进展
        1.2.1 大体积进样技术原理及应用
        1.2.2 大体积进样可优化的参数
    1.3 响应面法概述
        1.3.1 基本原理
        1.3.2 试验设计步骤
        1.3.3 试验设计方法
        1.3.4 响应面应用现状
    1.4 氯化石蜡概述
        1.4.1 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4.2 空气中氯化石蜡的污染特征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响应面法优化大体积进样参数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标准品与试剂
        2.2.2 仪器条件
        2.2.3 部分析因设计
        2.2.4 最速上升设计
        2.2.5 中心复合设计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部分析因设计结果分析
        2.3.2 最速上升设计结果分析
        2.3.3 中心复合设计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遗传算法求解响应面模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遗传算法目标函数
        3.2.2 遗传算法约束条件
        3.2.3 遗传算法优化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遗传算法输出结果
        3.3.2 验证最优参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体积进样技术应用于空气样品中氯化石蜡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溶剂与试剂
        4.2.2 样品采集
        4.2.3 样品前处理
        4.2.4 仪器分析
        4.2.5 质量控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氯化石蜡大体积进样方法的建立
        4.3.2 氯化石蜡样品分析的应用
        4.3.3 空气中氯化石蜡的污染特征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遗传算法完整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CSM在不同极性橡胶体系中的改性及增容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氯磺化聚乙烯(CSM)
        1.1.1 CSM的结构特性
        1.1.2 CSM的性能特点
        1.1.3 CSM的制备
        1.1.4 CSM的硫化体系及交联机理
        1.1.5 CSM的补强填充体系
        1.1.6 CSM的增塑体系与防护体系
        1.1.7 CSM与其他材料的共混改性
        1.1.8 CSM的应用
    1.2 三元乙丙橡胶(EPDM)
        1.2.1 EPDM的结构特性
        1.2.2 EPDM的硫化体系
        1.2.3 EPDM的补强填充体系
        1.2.4 EPDM的增塑体系
        1.2.5 EPDM的防护体系
        1.2.6 EPDM的性能特点
        1.2.7 EPDM的应用
        1.2.8 EPDM的改性
    1.3 丁腈橡胶(NBR)
        1.3.1 NBR的结构特性
        1.3.2 NBR的硫化体系
        1.3.3 NBR的补强填充体系
        1.3.4 NBR的增塑体系
        1.3.5 NBR的防护体系
        1.3.6 NBR的性能特点
        1.3.7 NBR的应用
    1.4 NBR与 EPDM相容性研究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不同硫化体系对CSM硫化胶交联程度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试样制备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DPTT用量对CSM硫化胶交联程度的影响
        2.3.2 不同硫化体系对CSM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SM 对 EPDM 的改性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样制备
        3.2.4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SM/EPDM共混胶基础性能研究
        3.3.2 不同阻燃体系对EPDM/CS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SM对 NBR橡胶的改性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样制备
        4.2.4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础配方
        4.3.2 不同 CSM 用量对 NBR/CSM 共混体系硫化特性的影响
        4.3.3 CSM 不同用量对 NBR/CSM 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4.3.4 不同 CSM 用量对 NBR/CSM 共混体系老化性能的影响
        4.3.5 NBR/CSM共混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4.3.6 NBR/CSM共混胶的DSC测试
        4.3.7 NBR/CSM共混胶的微观形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SM在 NBR/EPDM共混体系中的改性及增容作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材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试样制备
        5.2.4 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增容剂对NBR/EPDM共混胶相容性的影响
        5.3.2 不同硫化体系对NBR/EPDM/CS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5.3.3 研发材料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间二氯苯生产及原料提纯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物料性质和用途
        1.1.1 间二氯苯的性质
        1.1.2 间二氯苯的用途
        1.1.3 间二硝基苯的性质
        1.1.4 间二硝基苯的用途
    1.2 间二氯苯的合成方法
        1.2.1 以间苯二胺或者间氯苯胺为原料的重氮化法
        1.2.2 以苯磺酰氯为原料的氯化法
        1.2.3 以1,3,5-三烷基苯为原料的氯化法
        1.2.4 苯硝化高温氯化法
        1.2.5 苯或氯苯定向氯化法
        1.2.6 异构化生产方法
    1.3 间二硝基苯提纯方法
        1.3.1 亚硫酸钠磺化法
        1.3.2 相转移催化法
    1.4 间二硝基苯光催化氯化反应
        1.4.1 光催化氯化反应机理介绍
        1.4.2 间二硝基苯催化氯化反应机理
        1.4.3 光催化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4.4 光催化氯化反应的应用
    1.5 课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1.5.1 课题提出背景
        1.5.2 课题研究内容
        1.5.3 课题提出意义
2 间二硝基苯提纯工艺的研究
    2.1 引言
        2.1.1 反应过程机理阐述
        2.1.2 影响因素
    2.2 甲醇钠的制备
        2.2.1 实验所用试剂
        2.2.2 反应方程式
        2.2.3 实验步骤
        2.2.4 甲醇钠含量的测定
    2.3 间二硝基苯提纯实验
        2.3.1 实验方案
        2.3.2 实验所用试剂
        2.3.3 实验所用仪器及装置
        2.3.4 实验步骤
    2.4 分析方法
        2.4.1 反应生成物物性
        2.4.2 样品分析方法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常压下单因素实验
        2.5.2 产物分析结果
        2.5.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5.4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5.5 溶剂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
        2.5.6 搅拌速率对反应的影响
        2.5.7 甲醇钠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间二氯苯生产工艺的研究
    3.1 引言
        3.1.1 反应过程介绍
        3.1.2 影响因素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方案
        3.2.2 实验所用试剂
        3.2.3 实验所用仪器
        3.2.4 实验所用装置
        3.2.5 实验操作步骤
    3.3 分析方法
        3.3.1 反应生成物物性
        3.3.2 样品分析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光照强度对反应的影响
        3.4.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4.3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4.4 氯气流速对反应的影响
        3.4.5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铁氧体的新型功能型复合杂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吸波材料
        1.1.1 吸波机理简介
        1.1.2 吸波材料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1.2 超级电容器
        1.2.1 超级电容器简介
        1.2.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1.3 铁氧体
        1.3.1 铁氧体简介
        1.3.2 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1.3.3 铁氧体在吸波/储能上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碳@镍钴铁氧体复合微球的合成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步骤
        2.2.3 测试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微尺寸CoFe_2O_4颗粒修饰的氮掺杂碳@MoS_2复合杂化材料的绿色合成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步骤
        3.2.3 测试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FeS_2@C复合微球修饰的二硫化钼花的合成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步骤
        4.2.3 测试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5)CPVC及PVC合金的组成—相态—性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3 CPVC树脂简介及其基本性能
        1.3.1 CPVC树脂简介
        1.3.2 CPVC性能特点
    1.4 CPVC的结构与合成工艺
        1.4.1 CPVC分子结构
        1.4.2 CPVC树脂合成工艺
    1.5 CPVC树脂加工与改性
        1.5.1 热稳定剂
        1.5.2 润滑剂
        1.5.3 抗冲改性剂
    1.6 CPVC树脂的应用
        1.6.1 管件管材
        1.6.2 阻燃材料
        1.6.3 涂料和黏合剂
        1.6.4 电力电缆护套
    1.7 CPVC燃烧机理研究
        1.7.1 CPVC热分解机理
        1.7.2 燃烧机理
    1.8 阻燃剂概述
        1.8.1 阻燃增塑剂
        1.8.2 金属氢氧化物
        1.8.3 锑系阻燃剂
        1.8.4 锡系阻燃剂
        1.8.5 硼系阻燃剂
        1.8.6 磷系阻燃剂
        1.8.7 其他阻燃剂
    1.9 汽车底涂料简介
        1.9.1 汽车底涂料的作用
        1.9.2 汽车底涂料发展现状
        1.9.3 汽车底涂料性能指标
    1.10 PVC底涂料组成
        1.10.1 PVC糊树脂
        1.10.2 增塑剂
        1.10.3 填料
    1.11 PVC底涂料增塑机理
    1.12 汽车底涂料制备方法
        1.12.1 传统搅拌法
        1.12.2 真空搅拌法
        1.12.3 真空研磨搅拌法
    1.13 PVC掺混树脂简介
        1.13.1 PVC掺混树脂作用
        1.13.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14 PVC掺混树脂降黏机理
    1.15 PVC掺混树脂技术指标
    1.16 PVC掺混树脂制备方法
        1.16.1 本体聚合法
        1.16.2 悬浮聚合法
    1.17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助剂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CPVC阻燃试样制备流程
        2.3.1 混料
        2.3.2 塑化开炼
        2.3.3 压片
        2.3.4 切割
    2.4 PVC底徐料试样制备流程
        2.4.1 预混
        2.4.2 制糊
        2.4.3 静置熟化
        2.4.4 制备试片
    2.5 实验流程
    2.6 测试方法与标准
        2.6.1 静态热稳定性测试
        2.6.2 动态热稳定性测试
        2.6.3 热失重分析测试
        2.6.4 凝胶化温度测试
        2.6.5 增塑剂析出(挥发)测试
        2.6.6 拉伸性能测试
        2.6.7 弯曲性能测试
        2.6.8 冲击性能测试
        2.6.9 动力粘度测定
        2.6.10 触变性能测试
        2.6.11 UL94垂直燃烧测试
        2.6.12 极限氧指数
        2.6.13 扫描电镜测试
第三章 CPVC阻燃体系性能研究
    3.1 概述
    3.2 原料分析
    3.3 阻燃剂复配体系研究
        3.3.1 配方设计
        3.3.2 力学性能
        3.3.3 燃烧现象
        3.3.4 小结
    3.4 阻燃剂加入方式研究
        3.4.1 两种改性方式
        3.4.2 Sb_2O_3粉末粒径分析
        3.4.3 力学性能
        3.4.4 冲击断面形貌
        3.4.5 燃烧现象
        3.4.6 小结
第四章 PVC汽车底涂料的性能研究
    4.1 概述
    4.2 基本配方设计
    4.3 体系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4.3.1 糊树脂/掺混树脂比例对黏度的影响
        4.3.2 增塑剂添加量对黏度的影响
        4.3.3 小结
    4.4 掺混树脂对体系触变性能的影响
    4.5 掺混树脂对体系凝胶化温度的影响
    4.6 SiO_2添加量对体系触变性能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CPVC热分解模拟
    5.1 热传导过程
        5.1.1 模型建立
        5.1.2 热量控制方程
        5.1.3 解析法求解泛定方程
        5.1.4 模拟TGA升温过程
        5.1.5 有限差分法求解泛定方程
    5.2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5.2.1 建立模型
        5.2.2 热重分析
        5.2.3 求解动力学参数
    5.3 热解过程
        5.3.1 模型建立
        5.3.2 求解模型
        5.3.3 算法流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含氮、硼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添加剂的发展现状
    1.3 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
        1.3.1 有机润滑油添加剂
        1.3.1.1 含氯有机化合物添加剂
        1.3.1.2 含磷有机化合物添加剂
        1.3.1.3 含硫有机化合物添加剂
        1.3.1.4 含氮有机化合物添加剂
        1.3.1.5 有机硼酸酯添加剂
        1.3.1.6 有机金属添加剂
        1.3.2 离子液体添加剂
        1.3.3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药品与试剂
    2.3 实验部分
        2.3.1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BTE-1和BTE-2 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
        2.3.2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BTD-1和BTD-2 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
        2.3.3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BTM-1和BTM-2 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核磁图谱分析
        2.4.2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油溶性测试
        2.4.3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热稳定性测试
        2.4.4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2.4.4.1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添加剂在500N基础油摩擦学性能测试
        2.4.4.2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添加剂在GTL430基础油摩擦学性能测试
        2.4.5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粘度测试
        2.4.6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铜片腐蚀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合成与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药品与试剂
    3.3 实验部分
        3.3.1 有机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TEB的合成
        3.3.2 带水剂对添加剂TEB产率的影响
        3.3.3 温度对添加剂TEB产率的影响
        3.3.4 反应时间对添加剂TEB产率和颜色的影响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有机硼酸酯添加剂的核磁图谱分析
        3.4.2 有机硼酸酯添加剂的油溶性测试
        3.4.3 硼酸酯水解稳定性性测试
        3.4.4 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TEB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3.5 硼酸酯添加剂的铜片腐蚀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合成与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1 仪器与设备
        4.2.2 药品与试剂
    4.3 实验部分
        4.3.1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DEB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制备
        4.3.2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DBB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苯并三唑离子液体的核磁图谱分析
        4.4.2 苯并三唑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油溶性测试
        4.4.3 苯并三唑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热稳定性测试
        4.4.4 苯并三唑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4.4.4.1 苯并三唑类离子液体添加剂在500N基础油摩擦学性能测试
        4.4.4.2 苯并三唑类离子液体添加剂在GTL430基础油摩擦学性能测试
        4.4.5 苯并三唑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粘度测试
        4.4.6 苯并三唑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铜片腐蚀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7)气固相法氯化聚丙烯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氯化聚丙烯(CPP)概述
    1.2 国内外氯化聚丙烯的发展及现状
    1.3 原料聚丙烯概述
    1.4 氯化聚丙烯的生产工艺
    1.5 氯化聚丙烯的应用
    1.6 氯化聚丙烯的改性
2 课题的提出
    2.1 课题提出的背景
    2.2 课题的提出
    2.3 课题的研究内容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原料及助剂
    3.2 实验室试验装置
    3.3 氯化聚丙烯的合成
    3.4 原料和产品的表征
4 实验室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4.1 预氯化阶段反应条件探索
    4.2 气固相法反应条件对氯含量的影响
    4.3 原料聚丙烯的表征
    4.4 氯化聚丙烯性能的表征
    4.5 本章小结
5 气固相氯化聚丙烯生产中试
    5.1 气固相氯化聚丙烯中试目的
    5.2 气固相氯化聚丙烯中试工艺流程
    5.3 气固相氯化聚丙烯中试设备选型与设备布置图
    5.4 气固相氯化聚丙烯工艺控制点与操作规程
    5.5 风险分析及质量安全控制
    5.6 气固相氯化聚丙烯中试结果与分析
    5.7 气固相氯化聚丙烯生产成本核算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木本油脂基聚氯乙烯增塑剂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增塑剂
        1.2.2 环保型增塑剂
        1.2.3 木本油脂利用
        1.2.4 增塑机理
    1.3 设计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2 环氧梓油的制备及其增塑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原料油分析
        2.3.2 环氧化反应动力学影响因子的研究
        2.3.3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2.3.4 样条拉伸性能测试
        2.3.5 挥发性、抽出性及迁移性分析
    2.4 小结
3 环氧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梓油脂肪酸酯成分分析
        3.3.2 结构表征
        3.3.3 蒸馏及脂肪醇对闪点的影响
        3.3.4 PVC结晶状态分析
        3.3.5 力学性能
        3.3.6 断裂面分析
        3.3.7 抽出及挥发迁移性
        3.3.8 动态热力学分析
        3.3.9 热重分析
        3.3.10 PVC热分解分析
    3.4 复配对薄膜拉伸的影响
        3.4.1 PVC样配方
        3.4.2 力学性能分析
    3.5 小结
4 C_(22)-三元酸三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桐油脂肪酸甲酯成分分析
        4.3.2 D-A转化率的测定
        4.3.3 C_(22)-三元酸三酯合成及表征
        4.3.4 物化性能分析
        4.3.5 热重分析
        4.3.6 动态热机械分析
        4.3.7 力学性能
        4.3.8 断面形貌
        4.3.9 耐抽出与挥发性
        4.3.10 结晶状态分析
    4.4 复配对薄膜拉伸的影响
        4.4.1 PVC样配方
        4.4.2 力学性能分析
    4.5 小结
5 油脂基增塑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案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油脂基环氧类增塑剂
        5.3.2 油脂基多元酸酯增塑剂
        5.3.3 油脂基增塑剂构效关系
        5.3.4 微观增塑模型
        5.3.5 增塑机理探讨
    5.4 小结
6 环氧乙酰甘油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与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2.3 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分子设计
        6.3.2 合成工艺研究
        6.3.3 结构表征
        6.3.4 物化性能
        6.3.5 热重分析
        6.3.6 玻璃化转变温度
        6.3.7 拉伸性能分析
        6.3.8 PVC稳定性及分解产物分析
        6.3.9 PVC热解活化能对比
        6.3.10 挥发性、抽出性及迁移性分析
    6.4 小结
7 TM211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与仪器
        7.2.2 实验方法
        7.2.3 分析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分子设计
        7.3.2 合成与表征
        7.3.3 PVC制品结晶状态分析
        7.3.4 力学性能
        7.3.5 断面分析
        7.3.6 玻璃化转变温度
        7.3.7 耐抽出性与挥发性
        7.3.8 热重分析
        7.3.9 PVC热分解分析
        7.3.10 PVC热解活化能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英文缩写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石墨烯/氧化石墨改性氯化聚乙烯橡胶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氯化聚乙烯橡胶(CM)
        1.2.1 氯化聚乙烯发展概况
        1.2.2 氯化聚乙烯的制备
        1.2.3 氯化聚乙烯橡胶(CM)的结构与性能
        1.2.4 氯化聚乙烯橡胶(CM)的应用
        1.2.5 氯化聚乙烯橡胶(CM)的配合体系
        1.2.6 填料改性氯化聚乙烯橡胶的研究进展
    1.3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复合材料
        1.3.1 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3.2 氧化石墨/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第二章 石墨烯/氯化聚乙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1.3 实验配方
        2.1.4 试样制备
        2.1.5 测试与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不同石墨烯用量的GE/CM复合材料性能
        2.2.2 偶联剂对GE/CM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氧化石墨/氯化聚乙烯橡胶复合材料硫化体系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设备
        3.1.3 实验配方
        3.1.4 试样制备
        3.1.5 测试与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硫化体系对氧化石墨/氯化聚乙烯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2.2 不同硫化剂用量对氧化石墨/氯化聚乙烯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化石墨/氯化聚乙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不同氧化石墨/炭黑并用比对GO/CM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1.1 实验部分
        4.1.2 结果与讨论
        4.1.3 小结
    4.2 不同偶联剂对GO/CM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2.1 实验部分
        4.2.2 结果与讨论
        4.2.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基于磷腈结构的线性聚合物及阻燃与自修复环氧树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磷腈材料概述
        1.2.1 聚磷腈的发展历史
        1.2.2 聚磷腈的结构与特征
        1.2.3 聚磷腈的合成
        1.2.4 聚磷腈材料的应用
    1.3 阻燃剂的概述
        1.3.1 阻燃剂的发展及分类
        1.3.2 环磷腈阻燃剂的开发与应用
    1.4 聚合物基自修复材料研究进展
        1.4.1 聚合物基自修复材料概述
        1.4.2 外援型自修复体系
        1.4.3 本征型自修复体系
    1.5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2 高分子量线型聚二氯磷腈的合成工艺研究
    2.1 引言
        2.1.1 实验材料
        2.1.2 六氯环三磷腈的纯化
        2.1.3 “一步法”合成聚二氯磷腈
        2.1.4 溶液聚合制备聚二氯磷腈
        2.1.5 熔融聚合制备聚二氯磷腈
        2.1.6 仪器及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聚合方法的选择
        2.2.2 六氯环三磷腈纯度对聚合的影响
        2.2.3 聚合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2.2.4 催化剂种类对聚合的影响
        2.2.5 催化剂用量对聚合的影响
        2.2.6 聚合时间对聚合的影响
        2.2.7 聚二氯磷腈的结构与热性能表征
    2.3 本章小结
3 线型取代聚磷腈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验材料
        3.2.2 线型聚二氯磷腈(PDCP)的制备
        3.2.3 烷氧基/氟代烷氧基单取代聚磷腈的制备
        3.2.4 芳氧基单取代聚磷腈(PDPP)的制备
        3.2.5 混合取代聚磷腈的制备
        3.2.6 芳氨基取代聚磷腈的制备
        3.2.7 仪器及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取代聚磷腈的结构表征
        3.3.2 取代聚磷腈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3.3 取代聚磷腈的热稳定性
        3.3.4 取代聚磷腈的亲疏水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环磷腈的大分子阻燃剂的合成及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六(4-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CP)的合成
        4.2.3 六(4-膦酸二乙酯基-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DHPCP)的合成
        4.2.4 阻燃复合材料EP/HDHPCP的制备
        4.2.5 仪器及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磷腈阻燃剂HDHPCP的合成
        4.3.2 HAPCP和 HDHPCP的结构表征
        4.3.3 EP/HDHPCP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4.3.4 EP和 EP/HDHPCP复合材料的阻燃与燃烧性能分析
        4.3.5 EP和 EP/HDHPCP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分析
        4.3.6 EP和 EP/HDHPC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环三磷腈的多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六(4-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CP)的制备
        5.2.3 六(4-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HPCP)的制备
        5.2.4 六(4-烯丙基氧基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MPCP)的制备
        5.2.5 六(4-缩水甘油氧基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GPCP)的制备
        5.2.6 环氧树脂HGPCP的固化
        5.2.7 仪器及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多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5.3.2 环氧树脂HGPCP固化过程研究
        5.3.3 环氧固化体系的热性能分析
        5.3.4 环氧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5.3.5 环氧固化体系的阻燃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环磷腈的双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自修复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六(4-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CP)的制备
        6.2.3 六(4-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HPCP)的制备
        6.2.4 六(4-烯丙基氧基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MPCP)的制备
        6.2.5 2,4-二(4-(烯丙氧基甲基)苯氧基)-2,4,6,6-四(4-((3-苯甲硫基丙氧基)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BATBCP)的制备
        6.2.6 2,4-二(4-(缩水甘油基甲基)苯氧基)-2,4,6,6-四(4-((3-(苯甲基磺酰基)丙氧基)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CTP-EP)的制备
        6.2.7 自修复环氧树脂的制固化
        6.2.8 仪器及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含磷腈结构环氧树脂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6.3.2 自修复环氧树脂固化过程研究
        6.3.3 自修复环氧树脂自修复性能研究
        6.3.4 自修复环氧树脂热稳定性研究
        6.3.5 自修复环氧树脂阻燃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论文的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四、氯化石蜡-70生产中溶剂损耗情况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响应面法改进大体积进样技术并应用于氯化石蜡检测[D]. 蒋思静. 江汉大学, 2021(01)
  • [2]CSM在不同极性橡胶体系中的改性及增容作用[D]. 张卓.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间二氯苯生产及原料提纯工艺的研究[D]. 刘孟潇.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铁氧体的新型功能型复合杂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其性能[D]. 陈星亮. 南京大学, 2020(12)
  • [5]CPVC及PVC合金的组成—相态—性能关系研究[D]. 朱浩南.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含氮、硼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 马玉琪. 辽宁大学, 2020(01)
  • [7]气固相法氯化聚丙烯的制备与表征[D]. 熊毓文. 浙江大学, 2020(03)
  • [8]木本油脂基聚氯乙烯增塑剂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 李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9]石墨烯/氧化石墨改性氯化聚乙烯橡胶及性能表征[D]. 厉枝.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10]基于磷腈结构的线性聚合物及阻燃与自修复环氧树脂的研究[D]. 周立生.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氯化石蜡70生产中溶剂消耗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