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升式反应器葡萄糖母液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

气升式反应器葡萄糖母液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

一、采用气升式反应器葡萄糖母液流加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申明玉[1](2020)在《糯米红曲色素分离纯化及其结构和稳定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糯米红曲色素是从糯米经红曲发酵制备的红曲糯米中提取所得的一种天然色素,因其安全、低廉、稳定性而备受关注。然而,有关糯米红曲色素成分研究鲜见。本研究以自制的糯米红曲为原料,以分离纯化水提红曲色素与醇提红曲色素为基础,先采用硅胶柱层析结合薄层层析的分离纯化技术分别对水提与醇提红曲色素进行分离纯化,确定洗脱剂与展开剂配比,再用质谱与核磁共振技术对获得的红曲色素单体进行结构鉴定,并研究不同温度与酸碱度对水提红曲色素、醇提红曲色素及其两种红曲色素单体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水提红曲色素的分离纯化方法。先用硅胶柱层析,以色谱级甲醇为洗脱剂进行初步分离,得到7种不同颜色的红曲色素;再用薄层层析,以优化后的13:7(v/v)的乙酸乙酯与甲醇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一种主要的水提红曲色素单体。2、建立了醇提红曲色素的分离纯化方法。先用硅胶柱层析,以色谱级乙醇为洗脱剂进行初步分离,得到5种不同颜色的红曲色素;再用薄层层析技术,以优化后的4:6(v/v)的乙酸乙酯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一种主要的醇提红曲色素单体。3、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和核磁共振技术(NMR)对水提和醇提红曲色素单体进行结构鉴定。水提红曲色素单体测定分子质量为353.2 m/z[M-H]-,即分子量为354 u;其结构由含氮的主体结构和两条侧链(a.与C3结合的酰基五元链,b.C6内环碳原子上两个相连的不饱和CH)组成。经验证,该色素为红斑素。醇提色素单体的质荷比为415.1773[M-H]-,即色素的分子量为416 u。结合已报道的文献,推测出该色素为一种新型的红曲色素,并将其命名为色素R,其分子式为C23H28O6。4、温度对水提红曲色素、醇提红曲色素、红斑素与色素R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发现:宏观来看,醇提红曲色素在加热处理后的色素保留率总体要比水提红曲色素的色素保留率高,说明醇提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且其更适用于需要巴氏杀菌的食品生产;当温度在70~100℃时,宏观分析,红斑素的色素保留率总体要比色素R的色素保留率高,即红斑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强,更适用于70~100℃之间的巴氏杀菌;经液相分析,醇提红曲色素在高温环境下转变成其他物质的数量要比水提红曲色素少,说明醇提红曲色素更耐高温,即稳定性更好,这与宏观分析结果相对应;同样,随着温度的升高,单体色素R会转变为越来越多数量的新物质,而红斑素稳定性却相对较好,生成的新物质数量较少,与宏观分析结果一致。5、酸碱度对水提红曲色素、醇提红曲色素、红斑素与色素R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发现:宏观分析,醇提红曲色素在酸碱处理后的色素保留率总体要比水提红曲色素的色素保留率高,说明醇提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且经分析醇提红曲色素更适用于p H值为5左右的食品加工;在p H值为1~11的环境下,红斑素的色素保留率要比色素R的色素保留率高,即红斑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好。经液相分析,醇提红曲色素在极酸极碱的环境下转变成其他物质的数量要比水提红曲色素少,说明醇提红曲色素要比水提红曲色素耐酸碱范围更广、稳定性更好,这与宏观分析结果相对应;同样,液相分析可知,红斑素与色素R均可在中性环境下存在,受酸碱影响小,稳定性相对较好。

胡川,杨建,陈瑶,王伟平,张华山[2](2016)在《红曲色素组分及调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红曲色素是由红曲霉经固态或液态发酵所产生的天然食用色素,是红曲霉的重要次级代谢产物之一,作为添加剂在食品特别是肉制品工业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就红曲色素的组分及其分离纯化,红曲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红曲色素主要调控方式的研究进行综述。

朱宏军[3](2013)在《安全型色素红曲的定向调节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曲色素是红曲霉发酵生产的天然食用色素,具有“天然、营养、多功能”等多重优点,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特别是肉制品行业中应用广泛。但1995年,红曲霉中的一种有害代谢产物——桔霉素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欧美等各国,桔霉素是食品或饲料中严加控制的真菌毒素之一。本论文对低产桔霉素、高产色素的红曲霉发酵过程定向调节及其调节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探究不同的培养基对红曲霉的影响,确定后续试验用培养基,论文对目前文献和生产中现有的10种培养基进行了比较,并对红曲霉发酵产物中的色价、桔霉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自由基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号培养基(大米粉9%,硝酸钠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2%,pH5.56)利于红曲色素发酵,色素相对高产,桔霉素相对较低,确定2号培养基为后续发酵培养基。2、以红曲霉菌株Monascus HS01为出发菌株,采用不同浓度(5.0%、5.67%、6.33%、7%、7.67%)过氧化氢的处理,得到了三株长势较好的菌株HS1500,HS1700,HS1900,将这三株菌种扩大培养并测定SOD活性及色价。结果表明:三株菌HS1500,HS1700,HS1900的SOD活性相对于出发菌株HS01分别提升了3倍,2.5倍,1.3倍,色价分别提升了63.6%,117.3%,67.3%,确定菌株HS1700为后续发酵菌株。3、红曲霉发酵过程中每隔12h进行取样一次,对菌体量、色价、桔霉素、SOD及自由基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桔霉素的合成滞后于色价的合,并且在后期桔霉素会呈下降趋势;在红曲发酵过程中桔霉素的积累量与自由基有很大的联系,自由基越高桔霉素就越多;发酵罐发酵的最佳时间为100h左右,色价虽然比最高色价低1.3%,但桔霉素下降了32.2%。4、通过自由基及SOD与色价及桔霉素的关系,在发酵过程中加入外源调节因子对红曲进行无毒调节。对比各种外源调节因子对色价及桔霉素的影响,其中加入VC、β-Carotene的发酵液色价分别提高50%左右,EDTA的加入使色价稍有所下降,桔霉素分别降低了91.2%、95.32%、91.69%,所以,最后确定VC和β-Carotene及EDTA为后续试验用调节因子。VC的最佳添加浓度为1.2mg/100ml,β-胡萝卜素的最佳添加浓度为1.0mg/100ml,EDTA的最佳添加浓度为2×10-6moL/100ml,最佳添加时间均为发酵以后24h,最佳添加次数为1次。5、发酵过程中,加入三种调节因子,经测定,加入VC、β-胡萝卜素、EDTA之后,红曲霉在发酵过程中都只有一个自由基吸收峰或保持平衡,对比空白均减少了一个,所以,自由基的量不足以激发桔霉素的合成,便抑制了桔霉素的合成,可以提高色价,是因为色素及桔霉素的合成具有相同的合成前体,桔霉素的合成受到了抑制,相应的色素的合成就会增加。

王克明[4](2007)在《固定化细胞红曲霉生物反应器发酵洛伐他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双载体固定红曲菌细胞,以气升式生物反应器重复发酵对Lovastatin的培养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20%粳米粉为基础培养基,添加葡萄糖和有机氮源能显着提高红曲菌M-01发酵Lovastatin产量;补加多种蔬菜浸出汁对红曲菌M-01产Lovastatin有明显地促进作用。气升反应器优化的培养条件为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4~5;最适发酵温度30℃;最适固定化细胞粒子的接入量20%。固定化细胞粒子经20批次重复发酵其凝胶粒子完好,固定化细胞产Lovastatin始终处于较高值,其产量为2.59mg/mL~2.68mg/mL,为游离细胞发酵产Lovastatin的10倍。

姜琳[5](2006)在《无锡他汀固定化生产和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Amycolatopsis sp.ST2710(以下均简称为ST2710)可生物转化洛伐他汀为无锡他汀,但转化过程中有效菌体浓度低,发酵周期长,转化率低,当底物浓度为0.5mg/mL、转化120h时,转化率只有48%。本研究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和玻璃纤维吸附法固定该菌体细胞,并对固定化条件及转化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菌株ST2710的固定化条件,确定海藻酸钠浓度为2g/100mL、CaCl2溶液浓度为1g/100mL、菌体包埋量为2.5mL菌悬液/50mL凝胶。在最优条件下对菌株ST2710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相比,发酵周期由120小时缩短为48小时,并且转化率也有所提高。对固定化菌株ST2710转化洛伐他汀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转化的最适发酵温度为28℃,最适pH为7.0,20mL转化培养基/250mL的摇瓶装粒量为7.5mL凝胶菌体混合液,摇床转速为100r/min,并且固定化细胞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选择玻璃纤维为ST2710的物理吸附载体,并且选择0.5g/20mL培养基为合适的玻璃棉用量。与游离细胞发酵相比,经吸附法固定后,发酵液中菌体干重由0.043g增加到0.089g。探索了玻璃纤维吸附法固定化细胞的发酵条件。确定以摇床吸附、最佳摇床转速为100r/min、增殖时间为48h。采用该法后,玻璃纤维固定化细胞在底物浓度达到3mg/mL时,转化96小时后,转化率了达到50%以上。并且菌株ST2710吸附法固定化细胞在多批次转化发酵的稳定性方面表现的非常好。对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确定最佳接种量为5%;添加tween-80对ST2710转化洛伐他汀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适添加量为60ul/20mL培养基,在此条件下洛伐他汀浓度为2mg/mL、48h后的转化率由36.5%提高到55%以上。考察了分批补料对洛伐他汀转化率的影响。以0.75mg/ml、1.0mg/ml为初始浓度,流加量为0.75mg/mL/24h、1.0mg/mL/24h,至底物浓度为4.5-5.0mg/mL时,转化率可以达到50%以上。确定最优发酵培养基(g/L):可溶性淀粉50、Hycase SF 2、玉米浆3, pH 7.0。

衣珊珊[6](2006)在《紫甘薯淀粉制备红曲色素的液态发酵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紫甘薯为原料,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了紫甘薯淀粉对红曲霉产色能力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红曲霉液态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条件,并对其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以紫甘薯淀粉为碳源培养红曲霉时其产色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曲霉的菌体干重和红曲色素含量分别是用白薯培养的111.38%和82.77%。在可见光范围内,以紫甘薯淀粉培养红曲霉得到的红曲色素有410 nm和506 nm两个最大吸收峰,液相色谱法分析表明该色素主要含有7种组分。 在以紫甘薯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玉米浆、胰蛋白胨、酵母膏、L-谷氨酸钠、(NH4)2SO4和NaNO3,考察红曲霉的产色能力。结果表明,胰蛋白胨和L-谷氨酸钠较适宜红曲霉产色。该菌的红曲色素产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具有显着性(P=0.0103),决定系数为0.947。当紫甘薯淀粉、胰蛋白胨和L-谷氨酸钠浓度分别为12.63%、1.14%和0.35%时,红曲色素产量可达177.009u·ml-1。 研究了液态发酵培养条件对红曲霉发酵产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霉的色素产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具有显着性(P=0.0018),决定系数为0.975。当起始pH值为5.8,装液量为52.6ml/250ml,培养时间为4.3d时,红曲色素产量可达187.630 u·ml-1。 红曲霉液态发酵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终点为108 h时,红曲霉的生物量达到36.01g·L-1,胞内色素和胞外色素产量分别达到194.50 u·ml-1和56.23 u·ml-1。菌体干重与胞内色素产量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9844)。 随着红曲霉生长繁殖,发酵液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缓慢上升,游离氨基态氮含量下降,pH值先下降后上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的趋势。

衣珊珊,沈昌,韩永斌,范龚健,顾振新[7](2005)在《红曲色素形成机理及提高其色价的途径》文中研究指明红曲色素作为一种天然优质食用色素。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较广,但其色价偏低已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红曲色素的形成机理及在深层液态发酵条件下提高其色价的途径。

陈运中[8](2004)在《红曲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功能评价 ——血脂调节、抗疲劳、脂蛋白脂酶mRNA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基因表达》文中提出本文以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发酵制备的红曲米为原料,通过三级逆流分离程序、硅胶柱层析以及中性氧化铝柱同步分离制备了红曲黄色素,洛伐他汀,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和水溶性红曲红色素四种级分。对获得的纯级分运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首次进行了如下实验:醇溶性红曲红色素抗疲劳作用评价、血脂调节作用评价,以及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和洛伐他汀对脂蛋白酶mRN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的基因表达调节研究及其脂质代谢调节的分子作用机理。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低产桔霉素功能红曲的发酵制备 以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为出发菌株,诱变获得低产桔霉素的优势菌株,采用液-固两步法发酵制备功能红曲。经HPLC分析,桔霉素含量<0.1mg/kg(仪器检出下限为0.1mg/kg),洛伐他汀含量0.25-0.4mg/kg。 2.红曲中活性成分同步提取、分离、纯化 建立了用乙酸乙酯回流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制备洛伐他汀新工艺。用正乙烷荡洗洛伐他汀粗品,用热苯复溶,冷却结晶。结晶用含水丙酮溶解后重结晶,得纯洛伐他汀无色针状晶体。 建立了以70%乙醇为溶剂,同步提取红曲色素、洛伐他汀的三级逆流提取工艺。首次制备功能性红曲红混合色素,洛伐他汀含量1.23mg/g,桔霉素含量<0.1mg/kg(仪器检出下限为0.1mg/kg),收得率16%以上。混合色素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梯度洗脱获得红曲黄色素、洛伐他汀、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和水溶性红曲红色素四个级分。得到不含桔霉素的纯红曲黄色素级分(收得率3.56%)和纯醇溶性红曲红色素级分(收得率6.64%)。 3.洛伐他汀和红曲色素结构表征 通过UV、IR、HPLC、HPLC-MS、NMR分析,对洛伐他汀的结构进行了鉴定。洛伐他汀光谱特征与文献报道一致。 通过HPLC-MS分析,首次鉴定红曲黄色素(RK1)级分主要含有四种红曲黄色素。分别是红曲素Monascine、红曲黄素Ankaflavine、和两种新黄色素。发现两种新红曲黄色素,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332和360,可能的分子式分别为C19H24O5和C21H28O5,未见文献报道。 首次鉴定醇溶性红曲红色素(RK3)级分由三种主要成分组成,分别是红曲红胺Monascorubramine、红斑胺Rubropunctamine和一种新的红曲红色素,新红曲红色素的分子量为397,可能的分子式为C23H27NO5。 4.洛伐他汀对实验小鼠脂代谢调节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观察到洛伐他汀(5mg/kg.d,15mg/kg.d,30mg/kg.d)使实验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着(p<0.01)升高,使血清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显着(p<0.01)降低;洛伐他汀(15mg/kg.d,30mg/kg.d)使实验小鼠血清TC、TG、LDL-C显着(p<0.01)降低,使实验小鼠肝组织中TC、TG、MDA显着降低(p<0.01);使肝组织脂蛋白活力明显提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红曲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功能评价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l’- PCR)法检测组织中脂蛋白脂酶(LPL)mRNA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的基因表达。实验结果表明:洛伐他汀(smg/kg.d,1 smg瓜g.d,3Omg/k g.d)使实验小鼠肝组织中脂蛋白脂酶(LPL)mRNA基因表达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50倍,1.81倍和1.90倍。洛伐他汀(5m叭g.d,15m眺g.d,3Om眺g.d)使实验小鼠肝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基因表达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2倍,2.38倍和2.4倍。而脾组织中基因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实验结果提示:洛伐他汀通过上调LPL mRNA转录,和上调LDLR mRNA转录而调节血脂水平,可能是其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之一。5.醉溶性红曲红色素任。3)级分对实验小鼠脂质代谢调节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醇溶性红曲红色素级分具有调节实验小鼠脂质代谢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醇溶性红曲红色素(RK3)级分(10m眺g.d,50m叭g.d,100m叭g.d)分别使实验小鼠血清TC降低22.48%,4 3.9%和30.58%,分别使血清TG降低41.77%,55.06%和50%,分别使血清LDL一C降低24.7%,53.22%和34.25%,分别使实验小鼠血清HDL一C升高5 .1%,35.7%和11 .22%。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PT-PCR)法检测组织中脂蛋白酶(LPL)mRNA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的基因表达,实验结果表明,醇溶性红曲红色素级分(50m叭g.d,10om叭g.d)分别使实验小鼠肝组织脂蛋白酶(LPL)mRNA基因上调2.39倍和1.56倍;醇溶性红曲红色素级分(10m叭g.d,50m叭g.d,IO0m叭g.d)分别使实验小鼠肝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上调2.89,3.34和3.43倍,而脾组织基因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实验结果提示:醇溶性红曲红色素(RK3)级分通过上调肝组织中LPL mKNA转录和肝组织中LDLR mRNA转录而调节血脂水平,可能是它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之一。这一结果未见国内外报道。6.洛伐他汀,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及红曲提取物的抗疲劳动物试验研究 首次对红曲可溶性组分的抗疲劳作用进行评价。观察发现:与空白组相比,洛伐他汀(3Omg/kg.d,90mg/kg.d),醇溶性红曲红色素(RK3)级分(100mg/kg.d,200mg瓜g.d)和红?

连喜军[9](2005)在《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红曲色素的分离与鉴定,红、橙、黄三类红曲色素的光褪色机理,红曲色素高产菌株及新型光稳定红曲色素生产菌株的选育,分离豆粉酶解液生物法定向合成新型光稳定红曲红色素—W-红色素,对W-红色素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分析了其光褪色及光稳定性提高的机理。同时,研究了采用物理化学法提高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采用顺序萃取洗脱的方法,按照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洗脱顺序,可将红曲色素粉中红色素与其它有机物和色素完全分离,初步分离出橙色素和黄色素,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将黄色素和橙色素进一步进行分离。未经分离粉状红曲色素紫外可见吸收波长为510nm和410nm,分离后红曲色素中红、橙、黄三类红曲色素的紫外可见吸收波长分别为491.5nm、460.5nm,491.5nm、372.0nm和369.0nm、281.5nm。 采用质谱、核磁图谱和红外图谱分析,鉴定了目前尚未报道过的两种红曲红色素,一种是粉状红曲色素中的L-红色素,其分子量为768.4,分子式为C41H55NO13,其最大可见吸收波长为491.5nm;另一种是生物法定向生产的光稳定性较强的红曲红色素—W-红色素,其分子量为364.2,分子式为C20H26N2O4,最大可见吸收波长为484nm。 对红曲色素中黄色素(红曲素)、橙色素(甲醇溶液)和红色素(去离子水溶液)进行紫外光照射,通过分析色素褪色后物质的结构,初步提出了红曲色素中红、橙、黄三类红曲色素的光褪色机理,即当红曲色素溶液受紫外光线照射后,首先发生Norrish Ⅰ型分解,色素分子的脂肪族侧链与苯环体断开,形成两个自由基,苯环上自由基引起羰基电子重新分布,形成双键和羟基,其它位置的双键因吸收光能发生分子重排,与此同时,含水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质子、羟自由基等,这些自由基与双键上激发态电子发生反应,使双键断开,苯环中共轭体系被打破,发色团结构发生变化,最后,含双键苯环侧链在羟基和质子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红曲色素颜色消失。 用紫外光照射红曲色素中红、橙、黄三类色素的甲醇溶液发现,黄色素光稳定性最强,其次为红色素,橙色素对光最不稳定。由于红曲色素中红、橙、黄三类色素间光稳定性差别很大,因此,红曲色素光稳定性测定过程中首先应将红、橙、黄三类色素分开,再进行光稳定性测定,测定过程中光照光源选紫外光,色素液的起始吸光度选1.0,色素液厚度选4.5mm,照射距离选15cm,照射时间选1h。采用该条件测定L-红色素的光稳定性为35.7%,W-红色素的光稳定性为70.3%。

姜俊云[10](2004)在《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的选育与发酵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为ε-聚赖氨酸的生产菌株,以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优化ε-聚赖氨酸发酵工艺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包括:①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的选育;②分批发酵中搅拌转速、pH、通风比和温度对ε-聚赖氨酸发酵的影响;③流加补料发酵条件的研究以及ε-聚赖氨酸空间结构的预测。 1.用紫外线(UV)对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 9-5进行诱变处理。首先确定紫外线诱变最佳诱变剂量为45S,紫外诱变后,经初筛、复筛得到一株产量为1.085g/L的突变株UV3-9(AECr),比出发菌株9-5的ε-聚赖氨酸产量提高15.2%,遗传性状稳定。采用5L自动发酵罐发酵结果表明突变株UV3-9要比原始菌株9-5的发酵性能有所提高,主要体现在:菌株生长的延滞期缩短,对数期延长,菌体适应能力增强,生长速度快,ε-聚赖氨酸的合成能力比原始菌株9-5提高13%。 向培养基中适量添加生物素(200 μg/L~500μg/L)分别可提高菌株ε-聚赖氨酸产量35%。 2.采用5L自动发酵罐,对ε-聚赖氨酸分批发酵中搅拌速率、pH、通风比和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搅拌速率提高对菌体生长和ε-聚赖氨酸的合成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搅拌速率过高会将菌体打碎,导致细胞死亡,ε-聚赖氨酸产量下降。实验证明当搅拌速率维持在350r/min左右时,Yp/s最高为0.0688g.ε-PL/g.sub。 pH值对菌体生长和ε-聚赖氨酸合成具有明显影响,当pH维持4.5以上,有利于菌体生长:当pH低于3.5时,对菌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但pH对ε-聚赖氨酸合成的影响却相反,pH为4.0时,促进ε-聚赖氨酸的合成,而pH为6.0时,没有ε-聚赖氨酸的合成。 一定通风比下ε-聚赖氨酸产量与通风比成正比,通风比为1.25vvm时,ε-聚赖氨酸产物得率和比生成速率最高,分别为0.072g.ε-PL/g.sub和0.007g.ε-PL/g.cell·h;当超过1.25vvm后,随着通风比增加DO提高;通风比为2.67vvm时,DO维持60%以上,有利于菌体生长,Yx/s达到0.393g.cell/g.sub,但葡萄糖消耗速率降低,至96h残糖仍为1.05%,ε-聚赖氨酸的产量下降,发酵时间延长。 28℃时对细胞生长非常有利,菌体得率Yx/s达到0.429g.cell/g.sub,发酵结束时菌体量最高为10.07g/L,但ε-聚赖氨酸产量仅0.79/L。30℃下菌体量较高,且ε-聚赖氨酸的产量和ε-聚赖氨酸产物得率Yp/s远高于前两个控制条件,分别为2.44g/L和0.073g.ε-PL/g.sub。摘要 优化条件下(搅拌转速350r/min,30℃,初期通风比0.svvm,当DO降至30%后,调节通风比为1.25vvm,初始pH6.8,自然降至pH4.o后以10%氨水控制pH4.0)进行发酵实验,实验所得菌体产量、“一聚赖氨酸产量、聚赖氨酸相对葡萄糖得率和比生成速率:分别为10.84留L、3.02岁L、0.0759.“一PUg.sub和0,0169.卜PUg.eell·h。 3,采用了三种不同流加方式对流加培养发酵£一聚赖氨酸进行了研究,分别是有反馈控制的间歇流加培养和变速流加培养,以及恒速流加培养。前两种流加方式通过建立流加数学模型进行控制,间歇流加的数学模型为VlxCsl+F X FS,=V:X CsZ;变速流加的数学模型为F=dQ/dt=K(t一ta)(t一tL)平「,Q二cK(c为常数)。流加基质为葡萄糖和硫酸钱,流加阶段葡萄糖浓度控制在10g/L。 流加发酵实验表明,变速流加优于其他两种流加方式,其£一聚赖氨酸产量和菌体量分别达到6.939/L和19.80留L,恒速流加的“一聚赖氨酸产量为5.29留L。另外间歇流加方式的发酵结果最不理想,c一聚赖氨酸产量仅为3.77留L。但是从发酵动力学参数考察变速流加和恒速流加方式,后者要优于前者,因此还需进一步对这两种流加方式做深.入研究。 4.借助生物信息学和网络预测服务,对具有抑菌功能的异型短肤£一聚赖氨酸进行了二级结构和空间结构预测。考察了链长对£一聚赖氨酸结构的影响,基于相似蛋白的结构模拟了20AA、30AA和4OAA£一聚赖氨酸的三级结构;同时依照Shoji Shima等人关于£一聚赖氨酸一级结构与其活性的关系,初步推断出。螺旋及其在整个肤链中的比例对£一聚赖氨酸的抑菌活性有重要作用。

二、采用气升式反应器葡萄糖母液流加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气升式反应器葡萄糖母液流加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糯米红曲色素分离纯化及其结构和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红曲色素概述
    红曲色素的分离纯化方法
    红曲色素的结构鉴定方法
1.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3.1 水提红曲色素提取纯化、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1.3.2 醇提红曲色素提取纯化、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糯米红曲的制备
        2.3.2 糯米红曲色素的提取和纯化
        2.3.3 水提糯米红曲色素单体的结构鉴定
        2.3.4 醇提糯米红曲色素单体的结构鉴定
        2.3.5 温度对水提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3.6 温度对醇提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3.7 pH值对水提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3.8 pH值对醇提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3.9 温度对水提红曲色素单体稳定性的影响
        2.3.10 温度对醇提红曲色素单体稳定性的影响
        2.3.11 pH值对水提红曲色素单体稳定性的影响
        2.3.12 pH值对醇提红曲色素单体稳定性的影响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水提红曲色素薄层层析分离
        3.1.1 展开剂体系的确定
        3.1.2 水提红曲色素薄层层析分析
    3.2 水提红曲色素单体的结构表征
        3.2.1 水提红曲色素的紫外扫描
        3.2.2 水提红曲色素纯化组分的HPLC分析
        3.2.3 水提红曲色素单体的Q-TOF-MS分析
        3.2.4 水提红曲色素单体的NMR分析
    3.3 醇提红曲色素薄层层析分离
        3.3.1 展开剂体系的确定
        3.3.2 醇提红曲色素薄层层析分析
    3.4 醇提红曲色素单体的结构表征
        3.4.1 醇提红曲色素的紫外扫描
        3.4.2 醇提红曲色素纯化组分的HPLC分析
        3.4.3 红曲色素R的 Q-TOF-MS分析
        3.4.4 红曲色素R的NMR分析
    3.5 温度对水提与醇提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5.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
        3.5.2 HPLC分析
    3.6 pH值对水提与醇提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6.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
        3.6.2 HPLC分析
    3.7 温度对水提与醇提红曲色素单体稳定性的影响
        3.7.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
        3.7.2 HPLC分析
    3.8 pH值对水提与醇提红曲色素单体稳定性的影响
        3.8.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
        3.8.2 HPLC分析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7.作者简介

(2)红曲色素组分及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红曲色素的组分及分离纯化
2 红曲色素的合成途径
3 红曲色素的调节方式
    3.1 氮源
    3.2 碳源
    3.3 维生素类
    3.4 金属离子
    3.5 氧气和二氧化碳
    3.6 超声波处理
    3.7 表面活性剂
    3.8 包埋法培养
4 结语

(3)安全型色素红曲的定向调节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红曲霉概述
    1.2 红曲霉代谢产物
        1.2.1 红曲色素
        1.2.2 红曲色素的性质
        1.2.3 桔霉素
        1.2.4 桔霉素的理化性质
        1.2.5 调节因子的种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5.1 蛋白类调节因子
        1.2.5.2 抗氧化剂类调节因子
        1.2.5.3 金属类调节因子
        1.2.5.4 真菌类调节因子
        1.2.6 国内外红曲色素定向调节的研究进展
        1.2.6.1 菌种诱变
        1.2.6.2 菌种混合发酵
        1.2.6.3 添加抗氧化剂、金属离子
        1.2.6.4 添加植物油、青霉素
        1.2.7 国内外对定向降低桔霉素的研究
        1.2.7.1 菌种筛选控制桔霉素含量
        1.2.7.2 优化工艺条件,减少桔霉素的生成
        1.2.7.3 抑制中间产物的合成
        1.2.7.4 在分子水平上控制红曲桔霉素的合成
        1.2.7.5 对桔霉素的后期控制
        1.2.8 桔霉素的检测方法
    1.3 研究路线、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3.2 研究路线
        1.3.3 课题研究内容
        1.3.3.1 培养基的选择及菌种的定向筛选
        1.3.3.2 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监测
        1.3.3.3 调节因子的选择及确定
        1.3.3.4 调节条件的优化
        1.3.3.5 调节机理的研究
第2章 不同的培养基对红曲霉代谢产物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1.1 菌种
        2.2.1.2 培养基
        2.2.1.3 主要仪器
        2.2.1.4 试剂
        2.2.2 方法
        2.2.2.1 菌种的活化
        2.2.2.2 二级种子的制备
        2.2.2.3 发酵培养
        2.2.2.4 色价测定
        2.2.2.5 桔霉素的检测
        2.2.2.6 生长状况及菌体含量的测定
        2.2.2.7 SOD 活性的提取与检测
        2.2.2.8 活性氧自由基的提取与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培养基对菌体生长状况及菌体量的影响
        2.3.2 不同培养基对色价的影响
        2.3.3 不同培养基对桔霉素的影响
        2.3.4 不同培养基对 SOD 活性的的影响
        2.3.5 不同培养基对活性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2.3.5.1 NaNO2标准曲线
        2.3.5.2 不同培养基对活性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高产色素及 SOD 菌株的定向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1.1 出发菌株
        3.2.1.2 主要仪器试剂
        3.2.1.3 培养基
        3.2.2 方法
        3.2.2.1 高产 SOD 红曲霉的筛选
        3.2.2.2 斜面种子的制备
        3.2.2.3 二级种子制备及发酵培养
        3.2.2.4 SOD 活性的测定
        3.2.2.5 色价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平板的生长情况
        3.3.2 SOD 酶活性的测定
        3.3.3 色价的测定及与 SOD 的关系
    3.4 小结
第4章 红曲霉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1.1 菌种
        4.2.1.2 主要仪器试剂
        4.2.1.3 试剂
        4.2.1.4 培养基
        4.2.2 方法
        4.2.2.1 菌种的活化
        4.2.2.2 二级种子的制备
        4.2.2.3 发酵培养及取样
        4.2.2.4 色价的检测
        4.2.2.5 桔霉素的检测
        4.2.2.6 样品中抑菌性的检测
        4.2.2.7 样品中丙二醛的提取与检测
        4.2.2.8 活性氧自由基的检测
        4.2.2.9 SOD 活性的检测
        4.2.2.10 溶氧及 pH 的检测
        4.2.2.11 菌体量的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培养时间对桔霉素的影响
        4.3.2 培养时间对色价的影响
        4.3.3 抑菌性随时间的变化
        4.3.4 丙二醛随时间的变化
        4.3.5 培养时间对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
        4.3.6 培养时间对 SOD 活性的影响
        4.3.7 菌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4.3.8 溶氧随时间的变化
        4.3.9 pH 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调节因子的筛选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1.1 菌种
        5.2.1.2 培养基
        5.2.1.3 主要仪器试剂
        5.2.2 方法
        5.2.2.1 菌种的活化
        5.2.2.2 二级种子的制备
        5.2.2.3 发酵培养
        5.2.2.4 节因子的制备与添加
        5.2.2.5 色价的检测
        5.2.2.6 桔霉素的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的调节因子对色价的影响
        5.3.2 不同的调节因子对桔霉素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调节条件的优化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1.1 菌种
        6.2.1.2 主要仪器试剂
        6.2.1.3 培养基
        6.2.2 方法
        6.2.2.1 菌种的活化
        6.2.2.2 二级种子的制备
        6.2.2.3 发酵培养
        6.2.2.4 调节条件的优化
        6.2.2.5 色价的检测
        6.2.2.6 桔霉素的检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添加量对色价、桔霉素的影响
        6.3.1.1 VC 添加量对色价、桔霉素的影响
        6.3.1.2 β-胡萝卜素添加量对色价、桔霉素的影响
        6.3.1.3 EDTA 添加量对色价、桔霉素的影响
        6.3.2 调节因子添加时间对色价、桔霉素的影响
        6.3.3 调节因子添加次数对色价、桔霉素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调节机理的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材料
        7.2.1.1 菌种
        7.2.1.2 培养基
        7.2.1.3 主要仪器试剂
        7.2.1.4 试剂
        7.2.2 方法
        7.2.2.1 菌种的活化
        7.2.2.2 二级种子的制备
        7.2.2.3 发酵培养及调节因子的加入
        7.2.2.4 色价的检测
        7.2.2.5 桔霉素的检测
        7.2.2.6 调节机理的研究
    7.3 结果与分析
        7.3.1 色价及桔霉素
        7.3.2 调节机理的研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1.1 不同培养基对红曲代谢产物的影响
        8.1.2 高产色素及 SOD 菌株的定向筛选
        8.1.3 发酵时间对红曲的影响
        8.1.4 调节因子的筛选
        8.1.5 调节条件的优化
        8.1.6 调节机理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固定化细胞红曲霉生物反应器发酵洛伐他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1.2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1.3 细胞固定化方法
    1.4 生物反应器
    1.5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成分对Lovastatin产量的影响
        2.1.1 不同碳氮源对发酵产Lovastatin的影响
        2.1.2 补加生长因子对发酵产Lovastatin的影响
    2.2 生物反应器最佳发酵培养条件的确定研究
        2.2.1 最适p H值的确定
        2.2.2 最适温度的确定
        2.2.3 最佳通气量的确定
        2.2.4 固定化细胞接入量的确定
        2.2.5 固定化细胞粒子的重复发酵
3 结论

(5)无锡他汀固定化生产和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胆固醇的作用
    1.2 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过程
    1.3 降血脂药的种类
    1.4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1.5 微生物转化
    1.6 细胞固定化技术
    1.7 立题背景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海藻酸钙固定化AMYCOLATOPSIS SP.ST2710 转化洛伐他汀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物理吸附法固定化AMYCOLATOPSIS SP.ST 2710 载体筛选及其发酵条件探索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发酵条件的初步探索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5 结论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6)紫甘薯淀粉制备红曲色素的液态发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培养红曲霉的碳源
    2 红曲色素特性及其形成机理
    3 提高红曲色素色价的途径
    4 红曲色素的应用与开发前景
    5 本文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紫甘薯淀粉对红曲霉产色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体干重变化
        2.2 发酵液pH值变化
        2.3 红曲色素含量变化
        2.4 光谱分析
        2.5 液相色谱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氮源对红曲霉产色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源对红曲霉产色的影响
        2.2 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成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红曲色素液态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建立与分析
        2.2 红曲色素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2.3 模型验证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红曲色素液态发酵动力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曲霉生长情况
        2.2 发酵过程中色素产量变化
        2.3 发酵液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
        2.4 发酵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变化
        2.5 发酵液pH值和相对电导率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荣誉

(8)红曲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功能评价 ——血脂调节、抗疲劳、脂蛋白脂酶mRNA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基因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红曲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红曲菌种选育与发酵工艺研究现状
        1.2 红曲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1.2.1 红曲色素研究现状
        1.2.2 洛伐他汀研究现状
        1.3 桔霉素与红曲安全性
        1.4 红曲研究的发展趋势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功能红曲发酵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试剂
        1.2 仪器
        1.3 菌种
        1.4 红曲米发酵工艺
        1.5 色价测定方法
        1.6 洛伐他汀测定
        1.7 桔霉素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生产工艺参数
        2.2 种子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2.3 红曲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2.4 洛伐他汀测定结果
        2.5 桔霉素检测
    3 小结
第三章 红曲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红曲米
        1.2 化学试剂与仪器
        1.3 洛伐他汀提取分离纯化
        1.4 洛伐他汀与红曲色素同步分离纯化
        1.5 色素产品中洛伐他汀与桔霉素的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洛伐他汀分离与纯化
        2.2 洛伐他汀与红曲色素同步提取与分离
        2.3 色素产品中洛伐他汀与桔霉素的检测结果
    3 小结
第四章 红曲活性成分结构表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洛伐他汀(RK2级分)的结构鉴定
        1.3 RK1级分红曲黄色素的结构表征
        1.4 RK3级分(醇溶性红曲红色素)的结构表征
        1.5 RK4级分(水溶性红曲红色素)的结构表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洛伐他汀(RK2级分)的结构鉴定结果
        2.1.1 洛伐他汀的UV-VIS结果分析
        2.1.2 洛伐他汀的HPLC图谱及分析
        2.1.3 洛伐他汀的HPLC-MS图谱及分析
        2.1.4 洛伐他汀的NMR图谱分析
        2.1.5 洛伐他汀IR光谱分析
        2.2 RK1级分红曲黄色素的结构表征结果
        2.2.1 RK1级分UV-VIS分析
        2.2.2 RK1级分HPLC分析
        2.2.3 RK1级分HPLC-MS分析
        2.3 RK3级分(醇溶性红曲红色素)的结构表征结果
        2.3.1 RK3级分的UV-VIS分析
        2.3.2 RK3级分的HPLC分析
        2.3.3 RK3级分的HPLC-MS分析
        2.4 RK4级分(水溶性红曲红色素)结构表征
        2.4.1 RK4级分UV-VIS分析
        2.4.2 RK4级分HPLC分析
    3 小结
第五章 洛伐他汀对实验小鼠脂质代谢调节及分子作用机制
    1 洛伐他汀对实验小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1 洛伐他汀的制备
        1.1.2 试剂与仪器
        1.1.3 饲料
        1.1.4 实验动物及分组
        1.1.5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1.1.6 数据处理
        1.2 结果与分析
        1.2.1 实验期间小鼠体重的变化情况
        1.2.2 洛伐他汀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1.2.3 洛伐他汀对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的影响
        1.2.4 洛伐他汀对小鼠血清甘三酯的影响
        1.2.5 洛伐他汀对小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1.2.6 洛伐他汀对小鼠血清低密度胆同醇的影响
        1.2.7 洛伐他汀对小鼠血清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
        1.2.8 洛伐他汀对小鼠血脂水平调节作用
        1.2.9 洛伐他汀对小鼠肝组织中TC水平的影响
        1.2.10 洛伐他汀对小鼠肝组织中TG含量的影响
        1.2.11 洛伐他汀对小鼠肝组织中MDA水平的影响
        1.2.12 洛伐他汀对小鼠肝组织中脂蛋白脂酶活力的影响
        1.3 讨论
    2 洛伐他汀对实验小鼠月旨蛋白脂酶的mRNA基因表达的作用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洛伐他汀制备
        2.1.2 试剂与仪器
        2.1.3 饲料
        2.1.4 实验动物及分组
        2.1.5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1.7 RNA提取分离与鉴定
        2.1.8 引物设计与合成
        2.1.9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实验期间小鼠生长情况
        2.2.2 洛伐他汀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2.2.3 洛伐他汀对小鼠动脉硬化指数AI的影响
        2.2.4 洛伐他汀对小鼠肝组织脂蛋白脂酶活力的影响
        2.2.5 RNA纯度鉴定
        2.2.6 洛伐他汀对实验小鼠肝,脾组织LPL mRNA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
        2.3 讨论
    3 洛伐他汀对实验小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基因的表达的作用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洛伐他汀制备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饲料
        3.1.4 实验动物及分组
        3.1.5 观察指标与测定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1.7 总RNA提取与鉴定
        3.1.8 引物设计与合成
        3.1.9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洛伐他汀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3.2.2 洛伐他汀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2.3 洛伐他汀对小鼠动脉硬化指数AI的影响
        3.2.4 RNA纯度鉴定
        3.2.5 洛伐他汀对小鼠肝,脾LDLR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
        3.3 讨论
第六章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实验小鼠脂质代谢调节及其分子作用机制
    1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实验小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1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分离制备
        1.1.2 试剂与主要仪器
        1.1.3 饲料
        1.1.4 实验动物及分组
        1.1.5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1.1.6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与分析
        1.2.1 实验期间小鼠体重变化情况
        1.2.2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1.2.3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的影响
        1.2.4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小鼠血清甘油三酯的影响
        1.2.5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1.2.6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1.2.7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血清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影响
        1.2.8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小鼠血脂水平改变的比较
        1.2.9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小鼠肝脏总胆固醇的影响
        1.2.10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小鼠肝脏MDA的影响
        1.3 讨论
    2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实验小鼠脂蛋白脂酶mRNA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药品与仪器
        2.1.2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的制备
        2.1.3 饲料
        2.1.4 实验动物及分组
        2.1.5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1.7 RNA提取、分离与鉴定
        2.1.8 引物设计与合成
        2.1.9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2.2.2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血清动脉硬化指数AI的影响
        2.2.3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与对小鼠肝脏脂蛋白脂酶活力的影响
        2.2.4 RNA纯度鉴定
        2.2.5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实验小鼠的肝,脾LPL mRNA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
        2.3 讨论
    3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实验小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基因表达的作用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药品与仪器
        3.1.2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的制备
        3.1.3 饲料
        3.1.4 实验动物及分组
        3.1.5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1.7 RNA提取、分离与鉴定
        3.1.8 引物设计与合成
        3.1.9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3.2.2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2.3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血清动脉硬化指数AI的影响
        3.2.4 RNA纯度鉴定
        3.2.5 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对实验小鼠的肝和脾LDLR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
        3.3 讨论
第七章 洛伐他汀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及红曲提取物抗疲劳动物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样品的制备
        1.3 饲料
        1.4 试验动物与分组
        1.5 抗疲劳试验方法及指标测定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试样对实验小鼠体重的影响
        2.2 不同试样对实验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2.3 不同试样对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试样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八章 结论
文献综述 红曲功能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结果
附录二 图表目录
附录三 主要缩写词表

(9)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红曲及红曲色素的应用与生产
    1.2 红曲色素的生物合成
        1.2.1 发色环的形成
        1.2.2 脂溶性红曲玉红素(Monascorubrin)生物合成途径
        1.2.3 水溶性红曲色素的合成途径
    1.3 红曲色素的结构
    1.4 颜色的产生
        1.4.1 电子跃迁的方式
        1.4.2 有色有机分子的分类
    1.5 有机物的辐射光化学
        1.5.1 太阳光的组成
        1.5.2 太阳光与有机物的相互作用
        1.5.3 水的辐射化学
        1.5.4 自由基
    1.6 国内外对红曲色素的发色原理及其光褪色研究现状
    1.7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9 论文撰写说明
第二章 红曲色素的分离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粉状红曲色素
        2.2.2 发酵液
        2.2.3 树脂
        2.2.4 主要仪器及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红曲色素色价的测定方法
        2.3.2 萃取洗脱方法
        2.3.3 树脂法分离
        2.3.4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条件
        2.3.5 未知红色素结构鉴定
        2.3.6 色素液紫外可见吸收扫描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萃取洗脱分离
        2.4.2 树脂法分离
        2.4.3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红曲色素
        2.4.4 粉状红曲色素中L-红色素结构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曲色素光褪色机理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红、橙、黄三类色素
        3.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色素液照射实验
        3.3.2 褪色后物质结构鉴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红曲素褪色后物质结构分析及褪色机理
        3.4.2 L-红色素褪色后结构分析及褪色机理
        3.4.3 橙色素褪色后物质结构分析及褪色机理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红曲色素光稳定性测定方法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红、橙、黄三类色素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色素液紫外可见吸收扫描
        4.3.2 色素液浓度与吸光度相关性实验
        4.3.3 色素液光稳定性测定
        4.3.4 红曲色素光稳定性测定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红、橙、黄三类红曲色素浓度与吸光度相关性
        4.4.2 红、橙、黄三类红曲色素光稳定性
        4.4.3 红、橙、黄三类色素不同比例对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的影响
        4.4.4 红曲色素光稳定性测定方法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高产和光稳定红曲红色素生产菌株的选育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菌种
        5.2.2培养基
        5.2.3 仪器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分离方法
        5.3.2 紫外诱变筛选培养基制作
        5.3.3 接种培养
        5.3.4 离子注入法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
        5.3.5紫外诱变法选育耐高浓度物质-3 红曲霉菌株
        5.3.6 红曲红色素色价的测定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离子注入法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
        5.4.2 耐高浓度碱性氨基酸红曲霉菌株紫外线诱变选育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生物修饰法提高红曲红色素光稳定性和色价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菌种
        6.2.2 药品原料及试剂
        6.2.3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分离方法
        6.3.2 培养基
        6.3.3 接种及培养
        6.3.4 测定方法
        6.3.5 发酵实验
        6.3.6 豆粉酶解液中碱性氨基酸浓度对红曲霉发酵米粉的影响
        6.3.7 色素液照射实验
        6.3.8 发酵液光照培养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氨基酸对红曲霉代谢及生成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6.4.2 豆粉酶解液分离
        6.4.3 生物修饰法定向生产光稳定红曲红色素
        6.4.4 豆粉酶解液中分离出碱性氨基酸浓度对红曲霉发酵米粉的影响
        6.4.5 W-红色素结构鉴定
        6.4.6 W-红色素褪色机理分析
        6.4.7 光照培养对红曲霉代谢产物的影响
        6.4.8 光照培养对红曲霉发酵米粉色价、产量和光稳定性的影响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物理化学法提高红曲色素光稳定性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2.1 橙色素、L-红色素
        7.2.2 药品、试剂及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化学修饰法提高红曲色素光稳定性
        7.3.2 物理法提高红曲色素的光稳定性
        7.3.3 载体与L-红色素混合
    7.4 结果与讨论
        7.4.1 不同氨基酸与橙色素反应生成红色素光稳定性
        7.4.2 橙色素与谷氨酸、赖氨酸二者反应最适比例及反应条件
        7.4.3 V_c对分离前后L-红色素的光护色作用
        7.4.4 各类抗氧化剂对L-红色素的护色效果
        7.4.5 载体对L-红色素光稳定性的影响
    7.5 本章小节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的选育与发酵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乳酸链球菌素
        1.1.1 物理和化学性质
        1.1.1.1 结构
        1.1.1.2 溶解性和稳定性
        1.1.2 抑菌机理和抑菌谱
        1.1.3 乳酸链球菌素的应用
    1.2 纳他霉素(Natamycin)
        1.2.1 物理和化学性质
        1.2.1.1 结构
        1.2.1.2 溶解性和稳定性
        1.2.2 抑菌机理和抑菌谱
        1.2.3 纳他霉素的应用
        1.2.3.1 纳他霉素在食品中的应用
        1.2.3.2 纳他霉素在医疗中的应用
    1.3 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
        1.3.1 物理和化学性质
        1.3.2 抑菌机理
        1.3.3 抑菌谱
        1.3.4 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
        1.3.5 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节性
        1.3.6 ε-聚赖氨酸的应用
        1.3.6.1 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1.3.6.2 ε-聚赖氨酸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菌种
        2.1.2 试剂
        2.1.3 相关溶液
        2.1.4 实验仪器
        2.1.5 培养基
    2.2 方法
        2.2.1 诱变育种及筛选方法
        2.2.1.1 分离纯化菌种
        2.2.1.2 紫外线诱变方法的确定
        2.2.1.3 UV突变株的筛选
        2.2.2 培养方法
        2.2.2.1 斜面培养
        2.2.2.2 种子培养
        2.2.2.3 ε-聚赖氨酸摇瓶发酵
        2.2.2.4 发酵罐分批发酵
        2.2.3 分析方法
        2.2.3.1 生物量测定:干重法
        2.2.3.2 pH值测定
        2.2.3.3 残糖测定
        2.2.3.4 ε-聚赖氨酸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的诱变育种
        3.1.1 出发菌株的选择与纯化
        3.1.1.1 出发菌株的选择
        3.1.1.2 层平板检测法初筛纯化出发菌株
        3.1.2 紫外线诱变剂量的选择
        3.1.3 紫外线诱变以及AEC抗性菌株的筛选
        3.1.3.1 UV突变株初筛和第一次复筛
        3.1.3.2 摇瓶复筛AEC抗性菌株
        3.1.4 突变株UV3-9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3.1.5 菌株发酵性能的研究
        3.1.5.1 出发菌株9-5的ε-聚赖氨酸发酵性能
        3.1.5.2 突变株UV3-9的ε-聚赖氨酸发酵性能
        3.1.5.3 菌株9-5与UV3-9的发酵过程参数比较
    3.2 添加生物素对ε-聚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3.3 ε-聚赖氨酸分批发酵条件的优化控制
        3.3.1 搅拌速率对ε-聚赖氨酸分批发酵的影响
        3.3.1.1 搅拌转速对溶氧的影响
        3.3.1.2 搅拌转速对pH和生物量的影响
        3.3.1.3 搅拌转速对ε-聚赖氨酸产率的影响
        3.3.2 pH对ε-聚赖氨酸分批发酵的影响
        3.3.3 通风量对ε-聚赖氨酸分批发酵的影响
        3.3.4 温度对ε-聚赖氨酸分批发酵的影响
        3.3.5 优化条件后的ε-聚赖氨酸分批发酵
        3.3.6 不同分批发酵条件对Streptomyces albulus细胞形态的影响
        3.3.6.1 搅拌速率对Streptomyces albulus细胞形态的影响
        3.3.6.2 pH控制对Streptomyces albulus细胞形态的影响
        3.3.6.3 通风比对Streptomyces albulus细胞形态的影响
        3.3.6.4 温度对Streptomyces albulus细胞形态的影响
    3.4 白色链霉菌流加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
        3.4.1 葡萄糖浓度反馈控制间歇流加培养
        3.4.2 葡萄糖浓度反馈控制变速流加培养
        3.4.3 恒速流加培养
        3.4.4 三种流加培养方式的比较
    3.5 ε-聚赖氨酸结构预测
        3.5.1 ε-聚赖氨酸结构预测
        3.5.2 ε-聚赖氨酸序列的MAXHOM搜索
        3.5.3 ε-聚赖氨酸的二级结构预测
        3.5.4 ε-聚赖氨酸亲水性的预测
        3.5.5 ε-聚赖氨酸空间结构的预测
        3.5.5.1 ε-聚赖氨酸GLOBE的预测结果
        3.5.5.2 基于相似蛋白的ε-聚赖氨酸结构模拟
4 结论与展望
    4.1 吉论
    4.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情况

四、采用气升式反应器葡萄糖母液流加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糯米红曲色素分离纯化及其结构和稳定性的研究[D]. 申明玉.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2]红曲色素组分及调控研究进展[J]. 胡川,杨建,陈瑶,王伟平,张华山. 中国调味品, 2016(02)
  • [3]安全型色素红曲的定向调节及其机理的研究[D]. 朱宏军. 湖北工业大学, 2013(01)
  • [4]固定化细胞红曲霉生物反应器发酵洛伐他丁的研究[J]. 王克明. 中国酿造, 2007(11)
  • [5]无锡他汀固定化生产和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D]. 姜琳. 江南大学, 2006(02)
  • [6]紫甘薯淀粉制备红曲色素的液态发酵技术研究[D]. 衣珊珊.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7]红曲色素形成机理及提高其色价的途径[J]. 衣珊珊,沈昌,韩永斌,范龚健,顾振新. 食品科学, 2005(07)
  • [8]红曲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功能评价 ——血脂调节、抗疲劳、脂蛋白脂酶mRNA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基因表达[D]. 陈运中.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9]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的研究[D]. 连喜军. 天津科技大学, 2005(04)
  • [10]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的选育与发酵工艺的研究[D]. 姜俊云. 天津科技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气升式反应器葡萄糖母液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