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眼中的2004(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1](2021)在《儿童图画书的童趣研究 ——基于幼儿、幼儿教师、图画书创作者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
孟少清[2](2021)在《5-6岁儿童眼中的时间》文中研究表明
向华[3](2021)在《5-6岁儿童眼中的冒险游戏》文中认为本研究利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C市某园的一个大班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总共37名,年龄均在5-6岁之间。对于原始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观察法、图片引谈法、绘画引谈法;资料收集完成后,基于扎根理论,配合使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12 Plus,把转录后的原始访谈记录进行整理编码,以便后续的资料分析能够尽力展现儿童视角下的冒险游戏。研究结果显示,5-6岁儿童眼中的冒险游戏呈现多样化特点,冒险游戏的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园外;在冒险游戏中,儿童能够对冒险游戏的风险因素进行预判,能够感知自己的冒险边界,会从自我经验、外部措施、距离、同伴需求、恐惧的激发这五个方面实施自我保护;儿童认为自己从冒险游戏中能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兴奋与恐惧交织的对立情绪体验、挑战自我的契机、试探冒险边界的机会;儿童对冒险游戏整体呈现出愿意的态度,不同类型的冒险游戏存在选择偏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冒险游戏的认识既有共识也存在一定的个体与性别差异;从儿童对冒险游戏的认识看到冒险游戏的实践现状,从儿童的认知结果切入,对结果背后儿童主体地位以及儿童是有能力的个体等原因进行了探讨,进而启发成人如何为儿童寻找到在冒险游戏中风险与安全的平衡点。提出尊重儿童的冒险需求、增加儿童的有效冒险经验、保证环境相对安全的措施,并在此建造过程中能够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调整,减少开展冒险游戏的客观因素的相关建议。
黄丹妮[4](2021)在《幼儿园的“游戏” ——基于5-6岁儿童视角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市J区Y园大三班的35名儿童进行焦点小组访谈,让儿童观看他们在幼儿园参与的“游戏”活动的视频片段,利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儿童回顾在活动中的经历、体验,依据扎根理论,围绕两大研究主题(“我”怎么看幼儿园的“游戏”和“我”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自下而上的生成理论框架。研究发现:1.本研究中的儿童认为幼儿园的“游戏”是游戏和上课的混合物。在本研究的儿童眼中,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游戏是一种被异化了的游戏,是“老师的游戏”而不是“我们的游戏”。即使少部分儿童将其视为游戏,但儿童认为的游戏是活动中的练习环节而不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此外,大部分儿童对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比较认可,认为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游戏。2.在本研究的儿童眼中,游戏的本质是自由和好玩的内在体验。其中,好玩是促成游戏和非游戏转化的重要因素,自由是好玩的前提和区分游戏与非游戏的关键。还需说明的是,“好玩”是儿童的本土概念,不仅仅是开心、有趣、满足等体验,还包括儿童通过“学本领”获得的成就感。3.无论是自由游戏还是教学游戏,本研究中的儿童都倾向于认为在游戏过程中游戏和学习是交融的,可以通过游戏学到一些东西。4.尽管儿童在两种游戏中提到的学习都有老师叠加的“学会乖”的内容,但两种游戏中的“学习”存在较大差异。儿童在自由游戏中谈到的“学习”是一种收获、发展,是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与周围的人、事物、环境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在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游戏中,儿童提到的“学习”是获取老师传授的系统的学科知识。本研究还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将儿童对游戏特质和对游戏、学习关系的理解进行了比较分析,围绕其中的差异着重讨论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学本领是儿童判断活动是游戏还是非游戏的重要依据吗?(2)老师的存在、指导破坏了儿童的游戏吗?(3)在谈论游戏中的学习时,国外儿童不会提到“玩游戏时我学会了乖”。此外,本研究儿童建构的游戏观背后折射出儿童所处文化中的人、事物、环境等对其的影响,主要为:(1)客观环境:一日活动安排和活动材料;(2)人影响:教师和家长的言行渗透。综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尊重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和尊重儿童的游戏体验;(2)在游戏和教学间保持适当张力,恰当权衡游戏和教学;(3)教师为儿童游戏提供支持。
张宁[5](2021)在《独特视角对数字绘画表现形式的启示与拓展 ——以视觉干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对于视觉艺术来说,创作者的观看方式指引着创作的过程,视觉方式对绘画艺术的风格以及造型各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绘画史上很多绘画风格形式的形成与转变可以说就是视觉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而视觉方式在其不断拓展的长河中一直受制于美学观念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另辟新径,以人为的对视觉进行干扰而形成独特视觉方式的角度,探究视觉方式更多的可能性,进而对数字绘画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度思考。当下国内主流数字绘画大多处于一种单一模式化的状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技法上多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模仿。而数字绘画本身灵活的创作技法和多种特效手法,可以实现动静结合和多变的风格。本文以视知觉理论与视觉功能为理论基础,将视觉的干扰分为形觉、色觉、立体觉与动态视觉四个方面,对数字绘画的造型和时空的拓展展开论述。在数字绘画的造型方面通过对形觉与色觉进行干扰会扩展物体形象的设计、增添新的画面效果,同时也会带来数字绘画色彩的创新。在数字绘画的时空方面立体觉以及动态视觉干扰会对数字绘画的空间与动态具有启示作用,在数字绘画的展示过程中,会增添新的声画结合以及交互体验。视觉干扰为数字绘画表现形式带来新的思考,而数字绘画对表现视觉干扰的视觉感受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正是通过视觉干扰带来观看方式的改变与数字绘画技术上的优势,探索数字绘画表现形式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为数字绘画的创新赋予新的思考方式。
徐振华[6](2021)在《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的马克思与20世纪的哈耶克,尽管身处不同时空,但均是众多人类自由问题研究论域中的两位杰出研究者。二人所形成的自由观或自由理论,实质上代表了近代以来西方两条不同进路的自由学说——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当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思想体系不得不再次“相遇”。抛开意识形态论争不说,就如何解决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一现实难题,让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实现再次对话已势在必行。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实践向世人有力证明,当初我们以开放的姿态和博大的胸怀接纳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对话、汲取自由主义思想精华的尝试是十分正确的。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已全面开启,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也不会止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道路上的步伐将迈得更加稳健、更加坚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对话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空间。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将有着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哈耶克自由理论置于马克思自由观视域,采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哈耶克自由理论的思想渊源、要素构成、历史再现、马克思自由观的要素构成以及历史演进等多个主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全方位研究。哈耶克自由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奥地利经济学派、苏格兰启蒙传统以及主观主义认识论密不可分,哈耶克所形成的自由理论至少涵括了否定性自由、个人自由、自生自发秩序等三大自由要素构件。而马克思自由观却包含了积极性自由、现实自由以及实践自由等不同于哈耶克自由观的自由要素构件。通过研究发现,马克思与哈耶克自由理论在关于人类自由的终极价值关怀上是一致的,都是谋求实现个人自由。而双方存在的诸多分歧,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呈现于两位思想家关于实现自由道路与手段维度的差异:马克思选择了社会主义,而哈耶克则选择了自由主义。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亟需一个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保驾护航、开疆拓土。哈耶克关于市场秩序、产权保护以及法治等有关思想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我们既要积极吸收哈耶克自由理论中的合理性因素,充分挖掘哈耶克自由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价值,在实践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自由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坚持和坚守马克思自由观关于社会主义自由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立场。
林梦一[7](2021)在《农村幼儿教师形象研究 ——基于幼儿家长视角》文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关注,包括对教师形象、师风师德的关注等。幼儿教师形象关系着其职业的发展,园所质量的提升,农村幼儿教师作为较弱势的群体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为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成长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开展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行动等,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了多样的发展平台,而农村学前质量的提升必定离不开教师的发展。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形象进行探讨分析不仅能帮助幼儿教师对自身形象有更清晰的认知,为自己的发展确定更好的途径,也能够帮助园所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从而提升教育质量。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农村幼儿家长,运用已有的问卷去调查在家长眼中对于幼儿教师形象的认同度,让家长对于农村幼儿教师形象词汇进行打分评价,得分越高代表越符合幼儿教师的形象;二是利用访谈法对农村幼儿园的新手教师和老教师进行访谈,探讨成熟水平不同的幼儿教师对于其形象的认知。针对两项研究的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幼儿教师形象的策略。研究发现(1)在家长心目中对于幼儿教师形象的评价较为正向(2)家长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存在一定的质疑。(3)幼儿教师自身对于专业性的关注度不够。因此为了更好地树立幼儿教师正向积极的形象,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提升幼儿教师形象的策略:一、多种渠道认识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二、保教结合促进幼儿教师形象的提升;三、建立健全学前专业的培训制度;四、提高认识、广泛学习。
郑鸥帆[8](2021)在《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文中认为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着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的创始人,致力于哲学、文艺理论、符号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频繁穿梭于哲学、文学、符号学、语言学及美学等多学科的文本间,1978年出版《绘画的真理》一书,在艺术领域提出“画框”的理论并以此对传统的形而上学逻辑进行审视和拆解,对后世艺术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思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是基于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艺术观念及理论传播与发展的问题,以德里达的“画框”理论为研究对象,引用视觉研究范式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予以系统的分析和讨论,旨在厘清德里达如何运用哲学的方法解构视觉艺术,以及后世学者对德里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在目前对德里达及其画框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立论与研究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德里达的哲学之脉,从德里达的哲学思想出发,首先明晰其思想理路和批评立场,在此基础上对其批评语言的建构、解构主义的途径进行分析;二是德里达的画框之理,从“画框”理论入手,明晰画框作为真理的内涵与外显;三是画框的话语之变,以马克·坦西、米克·巴尔、保罗·杜洛为例,阐述画框理论的发展与嬗变;四是艺术界的边框之思,从边界观念的隐喻、艺术创作的自由、边框意识的新思维三大方面对画框理论的嬗变进行回顾与展望。通过对德里达在视觉文化批评理论中建立的批评策略,勾勒艺术与解构的历史来路,思考当今艺术的难解之状。除此之外,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不仅可以为艺术的阐释、创作和批评提供新思路,让德里达的哲学思想与艺术观念更加完整,还对今天的艺术现象与艺术发展有着特殊的启示,具有现实性与社会性。
李钰钘[9](2021)在《儿童视角下的师幼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儿童的发现”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儿童和成人一样,是权利的持有者,是知识的创造者,是积极的行动者。师幼关系作为幼儿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儿童是怎么看待师幼关系的、儿童对当前的师幼关系是否满意、儿童期望的师幼关系是什么样,对于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促进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了30名大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专门研究儿童视角的马赛克方法,将观察、访谈、儿童会议、角色扮演游戏、儿童绘画等多种工具结合在一起,通过分析儿童视角下师幼关系的认知因素、行为因素、情感因素,还原儿童视角下师幼关系的完整图像。探讨儿童视角下师幼关系存在的问题,并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与幼儿园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教育建议。研究发现,大班儿童能够初步理解师幼关系的含义,能够认识师幼关系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间的区别。儿童在判断师幼关系时,主要从自身的实际感知与体验出发,以自己是否喜欢教师、感受到的教师是否喜欢自己作为判断师幼关系的依据。但在实际建立师幼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动作的发出者与决定者,占据着主导地位,前者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后者是由教师在儿童眼中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儿童对当前师幼关系的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师幼关系缺少良好的开端、教师缺失对儿童的单独关注、师幼间交往存在不平等现象且场景单一、缺乏持续性。针对儿童眼中师幼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出的成因,对幼儿园和教师提出了几点建议,从入园准备开始,注重培养教师倾听与观察、家园沟通的能力,引导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与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帮助儿童建立他们期望中有温度、平等、稳定的师幼关系。
曹森[10](2021)在《“废墟”里的“壮观” ——《我的北京花园》之北京形象探析》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立德夫人的来华游记《我的北京花园》为主要研究文本。阿奇博尔德·立德夫人(Mrs.Archibald Little,1845-1926)是晚清时期寓华西方女性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立德夫人创作的《我的北京花园》(Roundabout My Peking Garden,1905)是二十世纪英国众多来华游记中的一部,也是为数不多的一部重点写北京见闻的游记作品,记录了她1900-1902年间在北京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了她眼中清末八国联军侵华背景下虽满是“废墟”却又难掩“壮观”的北京形象。首先,本论文回溯立德夫人之前,即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末六百余年西方旅华游记经典中的北京形象,从历时角度展现其间北京形象的总体特征及其变化,试图在此基础上揭示《我的北京花园》中北京形象的独特性。随后,本文从京“景”、京“事”、京“俗”和京“人”四个领域对《我的北京花园》中的北京形象进行全方位描述与归纳。最后本文试图对《我的北京花园》中北京形象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探讨与总结。本文发现,从历时变化看,立德夫人的《我的北京花园》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 19世纪尤其是中英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占主导的负面中国形象,试图在没落的北京城中寻找昔日的辉煌,预示未来的光明。从共时比较看,《我的北京花园》与其同期作品相比独具特色。首先,全书基本以北京为描写对象,以致北京形象更为丰满和全面;其次,本游记女性视角的展现较为明显;第三,本游记紧跟时代发展,结合摄影照片的图文并茂展现形式更为突出;最后,本游记的比较意识突出,常加入与域外及中国内地其他城市的对比,突出北京的独特性。
二、我们眼中的200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眼中的2004(论文提纲范文)
(3)5-6岁儿童眼中的冒险游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爱冒险是儿童的自然天性 |
1.1.2 冒险与安全的共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冒险游戏 |
1.3.2 儿童视角 |
1.4 文献综述 |
1.4.1 冒险游戏的相关概念 |
1.4.2 冒险游戏的现状研究 |
1.4.3 儿童视角的研究现状 |
1.4.4 儿童视角的相关研究方法 |
1.4.5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参与者 |
2.4 研究方法 |
2.4.1 观察法 |
2.4.2 图片引谈法 |
2.4.3 绘画引谈法 |
2.5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
2.5.1 资料分析的方法:扎根理论 |
2.5.2 资料分析的工具 |
2.5.3 资料分析过程 |
2.5.4 资料编码过程 |
2.5.5 研究伦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儿童眼中的“险”是什么 |
3.1.1 儿童看到风险元素是“险” |
3.1.2 儿童看到游戏器械的“险” |
3.1.3 儿童看到自己带来的“险” |
3.1.4 儿童看到环境中的“险” |
3.2 儿童眼中的“险”在哪里 |
3.2.1 “险”在幼儿园里也在幼儿园外 |
3.2.2 “险”在儿童的滑板车上 |
3.2.3 “险”在游泳池里 |
3.2.4 “险”在野外露营时 |
3.3 儿童在冒险游戏中发挥的“机智” |
3.3.1 儿童能识别冒险游戏中的风险 |
3.3.2 儿童有一把“尺子” |
3.3.3 儿童可以保护自己 |
3.3.4 儿童能够区分危险和冒险 |
3.4 冒险游戏给儿童带来了什么 |
3.4.1 不仅愉悦,还有适当的恐惧与兴奋交织 |
3.4.2 挑战自我的契机—“我很害怕,但是我很想去试一试” |
3.4.3 成就感的获得—“我以为我不行的” |
3.4.4 试探冒险边界的机会—“我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
3.5 儿童对冒险游戏的偏好 |
3.5.1 儿童偏好的冒险游戏 |
3.5.2 儿童偏好某类冒险游戏原因 |
3.5.3 儿童不愿意进行冒险游戏的原因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儿童对冒险游戏的认知 |
4.1.1 从儿童的具象表达中找到与成人视野中冒险游戏的共识 |
4.1.2 从儿童眼中游戏地点、器械与方式看到实际游戏场的不足 |
4.1.3 未知作为儿童眼中的风险因素折射出儿童爱探索的本性 |
4.2 儿童具有一定的应险能力 |
4.3 儿童能够意识到冒险游戏带来的价值 |
4.4 儿童愿意进行冒险游戏的态度值得重视 |
4.5 儿童眼中的“险”存在差异性 |
4.5.1 冒险游戏挑战性的认识上存在性别差异 |
4.5.2 偏好的冒险游戏类型存在性别差异 |
4.5.3 自我保护措施上存在性别差异 |
4.5.4 每个儿童的冒险边界具有差异性 |
4.6 探寻冒险与安全的平衡点 |
4.7 儿童也许有一百种冒险游戏 |
5 建议 |
5.1 尊重儿童的冒险需求 |
5.2 增加儿童的有效经验 |
5.3 保证环境的相对安全 |
5.4 减少不必要的客观因素 |
6 研究反思 |
6.1 资料收集方面 |
6.2 资料分析方面 |
6.3 写作方面 |
6.4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图片引谈法中的访谈提纲 |
附录 Ⅱ:绘画引谈法中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4)幼儿园的“游戏” ——基于5-6岁儿童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游戏”与“学习”的错位:值得反思的幼儿园游戏状况 |
1.1.2 儿童对“游戏”、“学习”的看法有利于重构“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3.1 游戏 |
1.3.2 教学游戏 |
1.3.3 学习 |
1.4 文献综述 |
1.4.1 游戏的相关研究 |
1.4.2 学习的相关研究 |
1.4.3 游戏与学习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1.4.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对象 |
2.4 资料收集的方法 |
2.4.1 观察法 |
2.4.2 幼儿焦点小组访谈 |
2.4.3 个别访谈 |
2.5 研究的伦理性 |
2.6 分析资料的方法 |
2.6.1 分析资料的理论依据 |
2.6.2 分析资料的工具 |
2.6.3 资料的编码过程 |
3 “我”怎么看幼儿园的“游戏”——游戏和上课的角逐 |
3.1 自由“游戏”——“我们”的游戏 |
3.2 教学“游戏”——被异化的游戏 |
3.2.1 自由环境下:“玩游戏”与“做事情”的分歧 |
3.2.2 约束环境下:“老师的游戏”和“自己写的时候是在玩” |
3.3 “我”判断游戏的依据 |
3.3.1 好玩:“我觉得好玩就是在游戏” |
3.3.2 自由:“玩的时候可以想干什就干什么” |
3.3.3 假装:“因为这不是真的” |
3.3.4 玩伴:“有人和我一起就是在玩” |
3.3.5 材料:“有玩具就是在玩” |
3.3.6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我知道这是玩儿,有规律的” |
4 “我”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玩与学的融合大于分割 |
4.1 自由游戏——“玩的时候我学到了好多东西” |
4.1.1 自发生成的各种经验:“我学会了...” |
4.1.2 老师叠加的内容:“我学会了乖” |
4.2 教学游戏——“玩的时候我学到了知识” |
4.2.1 自由环境下:“我在里面有收获” |
4.2.2 约束环境下:“学会听话”和“学会老师讲的知识” |
4.3 对两类游戏中“学习”的比较分析 |
4.3.1 相同点:学习内容上都有“学会乖” |
4.3.2 不同点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在儿童眼中幼儿园的“游戏”是游戏和上课的混合物 |
5.1.2 游戏的本质是“自由”、“好玩”的内在体验 |
5.1.3 儿童认为游戏过程中游戏和学习是融合的 |
5.1.4 儿童在自由游戏和教学游戏中的“学习”是不同的 |
5.2 讨论 |
5.2.1 儿童对游戏特质理解的比较分析 |
5.2.2 儿童对游戏、学习关系理解的比较分析 |
5.2.3 儿童游戏观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建议与反思 |
6.1 建议 |
6.1.1 尊重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和尊重儿童的游戏体验 |
6.1.2 在游戏和教学间保持适当张力,恰当权衡游戏和教学 |
6.1.3 教师为儿童游戏提供支持 |
6.2 研究反思 |
6.2.1 研究方法的反思 |
6.2.2 研究写作的反思 |
6.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幼儿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5)独特视角对数字绘画表现形式的启示与拓展 ——以视觉干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论文基本内容 |
1.4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 |
第2章 视觉方式与视觉干扰概述 |
2.1 视觉方式的本质是思维方式 |
2.1.1 观看是一种主观行为 |
2.1.2 视觉方式是由观看产生的思维方式 |
2.1.3 视觉方式影响绘画表现形式 |
2.2 绘画视觉方式受美学与科技的影响 |
2.2.1 美学观念改变绘画视觉方式 |
2.2.2 科学技术扩展绘画视觉方式 |
2.3 视觉干扰形成新的视觉方式 |
第3章 视觉干扰对数字绘画表现形式具有创新意义 |
3.1 数字绘画表现形式现状 |
3.1.1 数字绘画表现形式模式化 |
3.1.2 数字绘画需要发挥其最大优势 |
3.2 视觉干扰促进数字绘画形成新的表现形式 |
3.2.1 对形觉进行干扰形成数字绘画新的造型手法 |
3.2.2 对色觉进行干扰形成数字绘画新的色彩表达 |
3.2.3 对立体视觉进行干扰形成新的空间 |
3.2.4 对动态视觉进行干扰形成数字绘画新的视觉方式 |
第4章 视觉干扰在数字绘画造型中的运用 |
4.1 视觉干扰扩展数字绘画物体形象的设计 |
4.1.1 通过干扰分辨力改变物体体积 |
4.1.2 通过干扰分辨力改变物体形态 |
4.2 视觉干扰增添新的画面效果 |
4.2.1 通过视野干扰营造画面缺失感受 |
4.2.2 通过视力干扰营造画面模糊效果 |
4.3 色觉干扰带来数字绘画色彩的创新 |
4.3.1 视觉干扰通过改变颜色本身形成新的色彩 |
4.3.2 通过周围颜色对色觉干扰使观者“看错”颜色 |
第5章 视觉干扰在数字绘画时空中的运用 |
5.1 视觉干扰对数字绘画空间有启示作用 |
5.1.1 通过视觉干扰削弱立体感表现空间 |
5.1.2 通过形觉干扰扭曲空间表现混乱感受 |
5.2 动态视觉干扰对数字绘画动态有启示作用 |
5.2.1 通过动态视觉干扰使眼中静止画面变为运动画面 |
5.2.2 通过动态视觉干扰改变视觉景象运动的快慢 |
5.3 视觉干扰在数字绘画交互中的表现形式 |
第6章 视觉干扰在数字绘画中的创作实践 |
6.1《十目谈》内容阐述 |
6.1.1 作品的主题及意义 |
6.1.2 作品的内容及情节 |
6.2 动态数字绘画《十目谈》绘制过程 |
6.2.1 人物造型设计 |
6.2.2 画面效果设计 |
6.2.3 声画与展示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状况述评 |
1.1.1 国外学者研究状况述评 |
1.1.2 国内学者研究状况述评 |
1.2 马克思自由思想研究状况述评 |
1.2.1 国外学者研究状况述评 |
1.2.2 国内学者研究状况述评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1.3.1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方法 |
第2章 哈耶克自由理论的思想渊源 |
2.1 奥地利经济学派 |
2.1.1 卡尔·门格尔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及“门格尔难题” |
2.1.2 米瑟斯的“社会主义计算大论战”及“个人主观主义方法论” |
2.2 苏格兰启蒙传统 |
2.2.1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
2.2.2 大卫·休谟的人性论及“不可知论” |
2.3 主观主义认识论 |
2.3.1 恩斯特·马赫的感觉经验认识论 |
2.3.2 伊曼努尔·康德的知识论 |
第3章 哈耶克自由理论的要素分析 |
3.1 否定性自由 |
3.1.1 免受强制的状态 |
3.1.2 人与人的关系 |
3.1.3 消极自由 |
3.2 个人自由 |
3.2.1 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 |
3.2.2 个人自由与“内在自由” |
3.2.3 个人自由与“力量自由” |
3.3 自生自发秩序 |
3.3.1 必然无知 |
3.3.2 理性不及 |
3.3.3 扩展秩序 |
第4章 哈耶克自由理论的历史再现 |
4.1 否定性自由要素的历史再现 |
4.1.1 否定“原子论个人主义” |
4.1.2 批判“建构论理性主义” |
4.2 个人自由要素的历史再现 |
4.2.1 对理性戕害个人自由的警惕 |
4.2.2 对“自由作为重要价值”的理论论辩 |
4.3 自生自发秩序要素的历史再现 |
4.3.1 自生自发秩序发轫:“曼德维尔悖论” |
4.3.2 自生自发秩序萌芽:批判国家干预主义 |
4.3.3 自生自发秩序生成: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论 |
第5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要素分析 |
5.1 积极性自由 |
5.1.1 有别于“积极自由” |
5.1.2 能动的“积极力量” |
5.2 现实自由 |
5.2.1 现实的人 |
5.2.2 现实的社会关系 |
5.3 实践自由 |
5.3.1 劳动自由 |
5.3.2 扬弃私有财产 |
5.3.3 走向共产主义 |
第6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历史演进 |
6.1 作为精神本性的自由:自由意识 |
6.1.1 自由的思想移居: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消失 |
6.1.2 自由意识的觉醒:原子偏斜 |
6.1.3 精神与现实的碰撞:定在中的自由 |
6.2 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自由:自由自觉的活动 |
6.2.1 人的类本质的设定 |
6.2.2 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
6.2.3 积极扬弃异化 |
6.3 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自由个性 |
6.3.1 走向科学自由观的前奏——创立唯物史观 |
6.3.2 自由个性的生成 |
6.3.3 自由个性的实现 |
第7章 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哈耶克自由理论审视 |
7.1 马克思与哈耶克自由观的内在关联 |
7.1.1 肯定个人自由的价值 |
7.1.2 尊重社会发展内在规律 |
7.1.3 法治保障之下的自由 |
7.2 马克思自由观与哈耶克自由理论的关键分歧 |
7.2.1 人类理性的分歧:有限理性与实践理性 |
7.2.2 自由秩序的分歧:自发秩序与建构秩序 |
7.2.3 自由道路的分歧: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 |
7.3 哈耶克自由理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借鉴启示 |
7.3.1 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3.2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
7.3.3 规范约束政府权力建成法治政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出版专着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农村幼儿教师形象研究 ——基于幼儿家长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主要内容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形象 |
(二)教师形象 |
(三)幼儿教师形象 |
四、文献综述 |
(一)教师形象 |
(二)农村幼儿教师形象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四、幼儿家长问卷研究与结果分析 |
(一)结果分析 |
(二)讨论 |
第三章 幼儿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一、访谈对象的选取 |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一)关于幼儿教师的外在形象 |
(二)关于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形象 |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形象 |
(四)幼儿教师形象的反思与提升 |
(五)幼儿教师形象词汇联想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教育建议 |
(一)多种渠道认识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 |
(二)保教结合促进幼儿教师形象的提升 |
(三)建立健全学前教师的培训制度 |
(四)树立学习意识,提升自我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对幼儿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家长心目中的幼儿园教师形象问卷 |
致谢 |
(8)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德里达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关于“画框”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德里达的哲学之脉 |
2.1 哲学思想的生成 |
2.1.1 认识德里达 |
2.1.2 解构的思想来源 |
2.1.3 多重立场间的穿梭 |
2.2 批评语言的建构 |
2.2.1 否定逻各斯的语言策略 |
2.2.2 价值观引导的语言系统 |
2.2.3 后现代再现的语言视角 |
2.3 解构主义的策略 |
2.3.1 拆解:对传统结构的审视与否定 |
2.3.2 书写:写作之前,延异之后 |
2.3.3 补充:聚焦文本延宕后的危险边缘 |
第三章 德里达的画框之理 |
3.1 画框:框的认识 |
3.1.1 画框的变迁 |
3.1.2 边缘的强调 |
3.1.3 真理的生成 |
3.2 附饰:框的争辩 |
3.2.1 有关框架的话语 |
3.2.2 附属之物的意义 |
3.2.3 画框真理的迁徙 |
3.3 身份:框的显现 |
3.3.1 框外:标签的耳语 |
3.3.2 框内:签名的话语 |
3.3.3 去框:无题的言语 |
第四章 画框的话语之变 |
4.1 马克·坦西:建构意义之框 |
4.1.1 发现文本的痕迹 |
4.1.2 组合网格的框架 |
4.1.3 绘画表现的画框 |
4.2 米克·巴尔:视觉叙事之框 |
4.2.1 视觉叙事的理路 |
4.2.2 叙事活动的组成 |
4.2.3 换框实践下的多重阐释 |
4.3 保罗·杜洛:修辞阐释之框 |
4.3.1 有形画框的框制 |
4.3.2 体制边界的在场 |
4.3.3 无边画框的话语 |
第五章 艺术界的边框之思 |
5.1 .边界观念的隐喻 |
5.1.1 框的观念延伸 |
5.1.2 模糊的边界观 |
5.1.3 场域的差异性 |
5.2 .艺术创作的自由 |
5.2.1 破框的艺术策略 |
5.2.2 跨界的艺术实践 |
5.2.3 无框的艺术概念 |
5.3 边框意识的新思维 |
5.3.1 聚焦艺术边界 |
5.3.2 重观“艺术终结” |
5.3.3 体制下的坚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儿童视角下的师幼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设计 |
一、倾听的过程——马赛克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
(一)观察 |
(二)角色扮演游戏 |
(三)儿童绘画 |
(四)访谈 |
二、倾听的结果——儿童眼中的师幼关系分析 |
(一)“我”眼中的“你”——认知因素层面 |
(二)“我”在其中的感受——情感因素层面 |
(三)“我们”在一起做的事——行为因素层面 |
三、儿童眼中师幼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缺失良好的“见面” |
(二)教师使用“命令式”语言 |
(三)教师缺乏与儿童的单独互动与交流 |
(四)教师在儿童眼中缺失伙伴、朋友的角色 |
(五)教师与儿童的交往具有短暂性,交往的场景单一 |
四、儿童眼中师幼关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主体间性缺位 |
(二)理想话语环境的缺乏 |
(三)社会、家庭因素的制约 |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废墟”里的“壮观” ——《我的北京花园》之北京形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与方法 |
四、立德夫人与《我的北京花园》 |
(一) 立德夫人及其作品 |
(二) 《我的北京花园》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北京形象的历时变化:立德夫人之前西方来华游记中的北京形象 |
一、中世纪:“尘世可以想见的最繁华地方”——“东方帝都”汗八里 |
二、16世纪:地理意义上的天朝首都——“天城”北京 |
三、17世纪:传教愿望下的“希望之城” |
四、18世纪:“中国热”下的另一种声音 |
五、19世纪:欧洲文化中心论下“黑暗东方的堕落中心” |
第二章: 《我的北京花园》中的北京形象:“废墟”里的“壮观” |
一、京“景” |
(一) 皇族宫殿与皇家园林:色彩、“精”与“妙” |
(二) 北京特色建筑群:宗教、历史与异域痕迹 |
(三) 自然风光:依傍人文的自然名景 |
(四) 日常周边“小景致”: 生活里的寻常北京 |
二、京“事” |
(一) “两宫回銮” |
(二) “皇族葬礼” |
三、京“俗” |
(一) 传统丧葬风俗 |
(二) 宗教风俗 |
四、京“人” |
(一) 皇族及官员 |
(二) 寻常百姓 |
第三章: 《我的北京花园》北京形象的特征及成因 |
一、《我的北京花园》北京形象特征 |
(一) 女性视角 |
(二) 比较眼光 |
(三) 图文并茂 |
二、《我的北京花园》北京形象成因 |
(一) 社会历史等时代背景 |
(一) 作者自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我们眼中的2004(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图画书的童趣研究 ——基于幼儿、幼儿教师、图画书创作者的视角[D]. 刘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5-6岁儿童眼中的时间[D]. 孟少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5-6岁儿童眼中的冒险游戏[D]. 向华.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幼儿园的“游戏” ——基于5-6岁儿童视角的研究[D]. 黄丹妮.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独特视角对数字绘画表现形式的启示与拓展 ——以视觉干扰为例[D]. 张宁.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6]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D]. 徐振华. 辽宁大学, 2021(02)
- [7]农村幼儿教师形象研究 ——基于幼儿家长视角[D]. 林梦一.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8]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D]. 郑鸥帆. 河北大学, 2021(02)
- [9]儿童视角下的师幼关系研究[D]. 李钰钘. 天水师范学院, 2021
- [10]“废墟”里的“壮观” ——《我的北京花园》之北京形象探析[D]. 曹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