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电刺激手部肌肉反射在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意义

正中神经电刺激手部肌肉反射在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意义

一、电刺激正中神经引发手肌反射对中枢神经病损的评定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汤纬地[1](2021)在《基于表面肌电的上肢运动分析关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体运动的产生依赖于骨骼肌在中枢神经的刺激下收缩并带动骨以关节为支点定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收缩会产生肌电(electromyogram,EMG)信号,其承载了运动神经驱动信息,能够反映运动的状态和意图。其中,表面肌电(surface EMG,SEMG)信号由皮肤表面无创采集得到,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十分适用于人体运动分析研究。基于SEMG的运动分析,既包括分析运动的产生机制、探究运动功能障碍的病理、评价运动健康状态,也包括捕获运动行为、理解运动意图、实现以运动信息为控制指令的人-机接口应用,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准确地解析运动状态和理解运动行为都依赖于SEMG信号处理技术的突破。具体地,在运动健康分析方面,尽管SEMG分析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无创检测神经肌肉病变和客观定量评价运动功能障碍的工具和手段,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方法体系,特别是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性能以及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验证。在运动意图分析方面,尽管基于模式识别的多自由度肌电控制技术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局限于对多种预定义的、非连续的动作模式进行顺序识别,缺乏对连续运动全过程的刻画分析。此外,肌疲劳对肌电控制的性能呈现负面影响,其机制尚不清楚且克服肌疲劳影响的方法和手段仍不成熟。针对上述缺乏有效的临床诊断指标及评估方法和难以准确估计连续运动信息两个关键问题,论文以发展SEMG信号处理技术为目标,以灵巧且具有重要功能的人体上肢运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复杂神经肌肉病变诊断、外周神经损伤(peripharal nerve injury,PNI)后运动功能损伤评定,以及关节运动量连续估计的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有效方法和解决方案。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脑卒中偏瘫肌肉存在复杂病变且缺乏有效的SEMG诊断方法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SEMG聚类索引指标的神经肌肉病变诊断方法,并用于检查偏瘫侧近、远端肌肉运动单位(motorunit,MU)病变情况的异同。从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的双侧和健康受试者的利手侧的肱二头肌、鱼际肌、第一骨间背侧肌分别采集在不同力度水平下进行等长收缩的SEMG信号,并选用聚类索引分析方法对每块肌肉的MU病变情况进行检查和对比。研究发现脑卒中后偏瘫肌肉MU病变类型较为复杂,既存在神经源性病变也存在肌源性病变。特别地,在个体层面上两块远端肌肉的病变类型表现出了很高的一致性,但在近、远端肌肉间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从病理机制角度对上述研究发现给予了合适的解释。该工作不仅有助于揭示脑卒中偏瘫的病理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也验证了基于SEMG的神经肌肉病变的无创诊断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2)针对外周神经损伤(PNI)的评定面临巨大的临床需求但尚缺乏定量且便捷的评价分析技术这一现状,该工作致力于通过分析PNI发生后可能出现的SEMG改变和功能异常构建用于上肢外伤性PNI评定的SEMG无创诊断与评估技术。依据解剖学知识设计了 SEMG信号采集位点与运动测试任务,提出一套量化评估方法框架进行SEMG信号处理和分析,包括对上肢PNI存在性评定和对单根神经损伤程度评估两个模块,最后给出对前臂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外伤性损伤程度的量化评估结果。实验募集了 7名上肢PNI受试者和10名健康受试者,所提方法的量化评估结果与临床常规评估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此外,相比于传统的临床电生理诊断法,所提方法兼顾运动功能评估和神经完整性评估,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待测者相关神经损伤对应的实际运动功能水平。(3)针对当下常规的基于SEMG的肘关节连续运动角度估计方法性能有限,无法支持复杂的运动状态下的运动估计这一技术瓶颈,提出了肘关节动态运动量连续估计方法。以假设肘关节动态屈曲、伸展和悬停三种运动对应不同的原动肌-拮抗肌收缩平衡态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平衡态的肘关节角度估计方法。所提方法包括检测运动转向和悬停起止的平衡态数据分割,并基于不同的平衡态分别建立SEMG-肌力-关节角度的希尔模型和力学模型,实现对连续运动的关节角度估计。实验设计了多种包含有各种复杂情境如自由转向和悬停的肘关节运动任务进行测试,并与四种同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各种任务测试下均可以有效提升肘关节运动角度的估计精度,特别在有转向和悬停情况时具有显着性能提升。(4)针对肌疲劳影响SEMG信号成分进而造成肘关节角度估计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肌疲劳状态下的肘关节角度估计方法。研究发现一部分疲劳敏感型受试者在疲劳诱导的动态运动中呈现SEMG均方根幅值明显增加,频谱下移等变化,特别是SEMG信号低频段的均方根幅值在疲劳过程中增长最为明显。据此,提出了基于频带优选的SEMG滤波方法,实现对疲劳状态的SEMG输入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对于疲劳敏感型受试者,当SEMG信号先经过下截止频率为100Hz的高通滤波后,再进行肘关节连续运动角度的估计,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克服了疲劳状态的影响。该研究发现也进一步验证了疲劳状态下的SEMG信号特性改变可能与I型(慢型)肌纤维募集增加有关。

李红培[2](2021)在《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痉挛性偏瘫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上肢痉挛的康复是其中的治疗难点和重点,及时解除痉挛,恢复上肢功能是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的关键。西医康复手段疗效较单一有限,且治疗费用相对高昂,不仅会削弱患者治疗意愿,还会影响病情预后。而中医针灸“简、便、验、廉”,已为更多人所选择,其中体针“调形”治疗已十分成熟,头针则可从“脑”调神以治形,然现有的文献中鲜有关于头体针并用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Meta分析入手,评价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及优势所在,为针灸治疗本病的可行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肢偏瘫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评估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本病针灸治疗方案的制定开辟新思路。方法Meta分析:根据相关检索词于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分别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1日的所有与“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独立研究者严格按照流程和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然后交叉核对,如有异议则由第三位独立研究者进行评判,最后提取所有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时间、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持续时间、结局指标、脱落情况、不良反应等数据。参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临床研究:干预措施为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常规康复、针刺(头穴为顶中线、瘫痪对侧顶颞前斜线,针刺时活动肢体;体穴为患侧肩髃、曲池、尺泽、内关、外关、合谷,阳经穴行提插补法,阴经穴行提插泻法),干预周期为一个月,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Meta分析:最终纳入8篇文献(11组随机对照数据),共793例样本量(观察组394例,对照组399例)。Meta分析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偏瘫痉挛程度方面: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runnstrom分期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3)上肢运动功能方面:自治疗第4周起,观察组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综合评定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生活质量方面:自治疗第2周起,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独立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神经功能方面: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研究: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共收集到19例脑梗死后合并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予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干预1个月,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无病例脱落和剔除,结果示: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上肢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干预前显着降低,(上肢、手)Brunnstrom分期评分、简化Fugl 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精细运动、粗大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显着升高(P<0.05)。结论Meta分析表明,与常规康复手段相比,针灸在帮助患者尽早打破异常运动模式、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临床观察证明,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确有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

孙义玲[3](2020)在《循经中药热敷联合口服养血荣筋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中医经筋理论,以既往临床研究为基础,进一步评价养血荣筋丸、循经中药热敷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的协同效应,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增添了一种安全、简便、快捷有效的经济适用新方法。方法:以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中医院脑病科的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32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1组采取口服养血荣筋丸加循经中药热敷治疗,治疗2组采取口服模拟丸加循经中药热敷治疗,治疗3组采取治口服养血荣筋丸加不含中药的循经热敷治疗。口服中药丸剂(养血荣筋丸或模拟丸)为1丸/次,每日2次,早晚饭后各1次,温水送服。循经中药热敷和不含中药的热敷每次均治疗30分钟,每日1次。以上治疗3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选取治疗入组时、3个疗程结束后这两个时间结点观察Fugl-Meyer评分、临床痉挛指数、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三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三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1组的治疗结果优于治疗2组和治疗3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的治疗结果无差异。(2)三组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CSI)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CSI)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治疗后三组临床痉挛指数(CSI)结果,治疗1组的治疗结果优于治疗2组和治疗3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的治疗结果疗效无差异。(3)三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治疗1组的治疗结果优于治疗2组和治疗3组。(4)三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治疗后三组NIHSS评分结果,治疗1组的治疗结果优于治疗2组和治疗3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的治疗结果无差异。(5)三组患者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8.75%、65.625%,说明治疗1组的总有效率优于治疗2组和治疗3组。结论:(1)采用循经中药热敷从经筋理论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集药与热的双重功效直接作用于局部,达到舒筋解痉,温经通脉的目的。(2)循经中药热敷与养血荣筋丸联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均可增高Fugl-Meyer评分、均可降低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NIHSS评分,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两种方法单独使用,联合疗法疗效更显着。

余丛洁[4](2020)在《针刀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刀法联合康复训练、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和针刀与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探索出一种能够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最佳优化版治疗方案,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浙江省三家三甲医院,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招募75名患者。因后续有7名患者脱落,所以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8名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22名)为针刀法联合康复训练,乙组(23名)为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丙组(23名)为针刀与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三组均治疗4个疗程,累计4周,即28天。通过VAS疼痛评分、手肿胀程度测定、上肢Fugl-Meyer评分比较来评估三组施行不同治疗方案的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的肩部疼痛感、手肿胀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1、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甲乙组患者在2周后开始即有显着性改善(P<0.05),丙组患者在1周后便有显着性改善(P<0.05)。三组间比较的结果表明,在治疗4周后,丙组患者的疼痛感与甲乙组患者相比能够得到显着性的改善(P<0.05)。2、三组患者的手肿胀程度在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减轻,甲丙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手肿胀程度便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乙组患者在治疗3周后手肿胀程度便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三组间比较的结果表明,在治疗4周后,丙组患者的手肿胀程度与甲乙组患者相比能够得到显着性的改善(P<0.05)。3、三组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甲乙丙三组患者均在治疗3周后开始,其上肢运动能力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三组间比较的结果表明,治疗3周后,丙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较乙组患者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治疗4周后,丙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较甲乙组患者均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4、甲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61%,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丙组疗效优于甲乙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单一针刀或针灸治疗,及针刀结合针灸治疗方案均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肩部疼痛感、手肿胀程度及上肢运动能力。2、相对于单一针刀或针灸治疗,针刀结合针灸法的治疗方案能显着提高患肢运动功能,缓解肩痛、水肿,延缓肌肉萎缩,大幅度提高卒中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进程。3、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针刀与针灸结合治疗的疗效越明显,且安全性高、治疗简便,利于社会推广。

黄琰慎[5](2020)在《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病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降糖治疗基础上,保持原有药物治疗不变,分别施加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和常规针刺法干预。治疗组采用泻胃补脾针法,选中脘、足三里、内庭采用提插捻转泻法;脾俞、三阴交、太白施以提插捻转补法,脾俞不留针,其余留针30min。泻胃补脾针法治疗结束后,施以毫火针治疗,选患肢腧穴为主,取合谷、曲池、阳溪、外关、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昆仑、太冲及阿是穴,将针体下1/3烧至通红,趁针体仍红时快速刺入针刺部位,直入直出,重复约3至5次,最后一次留针于穴位。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主取双侧胰俞、脾俞、胃俞、肾俞、三阴交、内庭、足三里。上肢病变取曲池、合谷、阳溪、外关、阳溪、腕骨;下肢病变取阳陵泉、申脉、照海、昆仑、丘墟、解溪。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两组干预频率为每周3次,隔日治疗1次,1月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神经传导速度、血糖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对两组疗效作出评价。结果1.中医症状评分:经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其中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两组在治疗后的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神经传导速度:两组在治疗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治疗组在对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中,提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于在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上,经两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两组在治疗后,3项血糖生化指标(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其中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干预均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降低TCSS评分,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改善血糖生化指标,而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上更显优势。

林秀梅[6](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司培[7](2019)在《基于体感诱发电位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基于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MRP)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9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运动再学习组、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组、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组,每组各3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基础的常规用药及常规康复训练,运动再学习组在此基础上加MRP疗法;针刺结合MRP组同时接受针刺和MRP疗法进行干预;穴位埋线结合MRP组受试者在接受与MRP组受试者同样治疗方法的同时加穴位埋线疗法。所有患者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同时在上述时间点检测受试者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采用Boferroni法进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分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量分析中的Spearman进行相关分析;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经过4周的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及SEP N20潜伏期、波幅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2.穴位埋线结合MRP组较MRP组在FMA、MBI评分上显着提高(P<0.01),较针刺结合MRP组明显提高(P<0.05),提示穴位埋线结合MRP疗法较其他两种方法更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MRP组与针刺结合MRP组在FMA、MBI评分上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穴位埋线结合MRP组较MRP组SEP N20潜伏期、波幅显着改善(P<0.01),较针刺结合MRP组明显改善(P<0.05),提示穴位埋线结合MRP组较其他两组更能够增强脑卒中患者脑可塑性的发生;针刺结合MRP组和MRP组SEP N20潜伏期、波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穴位埋线结合MRP疗法更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2.穴位埋线结合MRP疗法更能使SEP N20的潜伏期、波幅发生改变,更能有效的增强脑卒中患者脑的可塑性。

王心刚[8](2018)在《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规范(续)》文中研究表明第七章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临床应用此外,在脊髓灰质炎患者的神经电图检测中,神经传导速度始终是趋于正常的(部分病例的MCV可减慢,但SCV均正常);RNS检测可见波幅衰减现象,说明可能同时存在有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的障碍;SFEMG和M-EMG检测均可有明显改变;MUNE检测可出现运动单位数目的显着减少;诱发电位检测则可表现为MEP的明显异常。在脊髓灰质炎进展期或后遗症期的治疗过程

矫梦璐[9](2018)在《低频穴位电刺激改善中风后手抓握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低频穴位电刺激及电针疗法对改善中风后手抓握功能的疗效,并评价治疗前后患侧手腕部的运动功能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探究低频穴位电刺激对手抓握功能及手腕部活动的影响,优化手部功能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针灸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波形为连续波,频率为2Hz,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组采用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波形为断续波,频率为50Hz,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选取手腕部腧穴及相应部位反复进行电刺激。两组治疗时间均为每次30分钟,每天治疗1次,每周6次,休息1天,共治疗4周。选用Lindmark手腕部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上肢)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完成。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Lindmark手腕部功能总评分及腕部活动、手指活动、抓握动作各部分评分均有显着提高,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Lindmark手腕部总评分及各部分评分,组间疗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手腕部活动能力及抓握动作的完成度提高更为显着。2.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上肢)评分均有显着提高,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上肢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更为显着。3.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上肢及手部肌力恢复更佳。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低频穴位电刺激疗法和电针疗法均能改善手腕部运动及不同形式的抓握功能,有助于手部功能的重建。2.低频穴位电刺激疗法和电针疗法均能提高患者中风后手部运动功能,促进手部精细运动的恢复,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低频穴位电刺激疗法和电针疗法均有效,低频穴位电刺激疗法疗效优于电针疗法。

赵彦[10](2018)在《颈髓电刺激治疗植物状态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近年来持续植物状态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医疗资源消耗。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其中,神经电生理调控在近些年获得了飞速发展,脑深部电刺激(DBS)、高颈髓电刺激(c SCS)、迷走神经电刺激(VNS)等治疗手段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喜的成果。在我国,近几年来功能神经外科,尤其是神经电生理调控领域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总体来说,c SCS治疗PVS尚处于起步阶段,手术指征、疗效判断、预后评估等方面均欠缺相关标准及依据,疗效参差不齐。目的:追踪观察并分析c SCS治疗PVS的疗效,明确其有效性。设置病例对照,研究新方法与传统治疗手段疗效上的差别。分析患者术前术后脑血流变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特征与意识好转的相关性,明确其用于术前疗效预估、术后疗效判断的价值。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作为高颈髓电刺激术治疗植物人术前评估手段的可行性,希望找到一条相对可靠的评估手术预期效果的指标,以便更合理地选择手术病例。方法:治疗组病例选择我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开展首例高颈髓电刺激器植入术至今的全部12例患者。对照组病例以1:1的比例配对选择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综合促醒治疗(排除c SCS治疗)的PVS病人12例。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以2011版南京标准临床观察评分标准+神经电生理检查(EEG、SEP、BAEP)评分标准制定临床疗效评分量表,每位患者根据临床疗效评分量表至少每月检查登记一次,评分由有经验的专科医师双人核对评价。c SCS治疗组患者术前2周内及术后3个月分别行CT脑灌注成像、MRI平扫+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各1次,记录中脑、丘脑脑血流量(CBF),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记录中脑网状结构各向异性分数(FA)值,以6区域平均值表示。依据评分量表评分,持续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疗效情况,确定有效率。同时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评分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研究c SCS治疗PVS的促醒效果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是否存在优势。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各项客观检查结果,对照临床评分量表评分结果,研究EEG、SEP、BAEP、脑血流改变及中脑网状结构FA值与c SCS疗效之间的关系,探讨以上指标用于c SCS疗效术前预期及术后评价的价值。结果:两组术前/入组前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442,显着性水平P=0.531>0.05;两组治疗后最高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2.468,显着性水平P=0.130>0.05;两组前后评分差值比较虽然无统计学差异:t=3.629,显着性水平P=0.070>0.05,但具有临界意义。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组的12例植物状态患者中有效7例,有效率58.33%,脱离植物状态5例,41.67%;对照组患者有效4例,有效率率34.78%,脱离植物状态1例,8.70%。两组疗效差别明显。经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我们却发现两组疗效差异并没有显着统计学意义(:1.478;P值:0.237;α<0.05)。cSCS治疗3个月后BEAP的V波潜伏期和I-V波间期不同程度改善,评分提高与有效性呈正相关性,并且手术前后BEAP波形态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t值:0.709,P值:0.022<0.05;N20波形均存在不同程度好转,评分提高与有效性呈正相关性,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我们发现手术前后N20波形也存在较显着统计学差异:t值:0.632,P值:0.050=0.05;EEG的α波明显增加,评分提高与有效性呈正相关性,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我们发现手术前后EEG的α波并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t值:0.563,P值:0.090>0.05;c SCS治疗后中脑CBF明显提高,25%左右,其中脱离植物状态病人平均提高39%,未脱离植物状态病人平均提高21%。但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我们并没有发现手术前后脑CBF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t值:0.579,P值:0.079>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对比,术前患者中脑网状结构FA值存在差别,有效组FA值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分别对比术前、术后FA值,无显着差别。结论:1、SCS治疗植物状态确有临床疗效。与继续综合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有一定优势。2、c SCS对经综合治疗手段促醒半年以上,仍未能脱离植物状态的患者仍有效。3、c SCS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脑血流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善,与临床观察的患者意识状态评分提高趋势相符,可以作为c SCS治疗有效性的监测指标。4、c SCS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脑网状结构FA值均无显着差别,不能作为疗效评定的指标。而治疗前有效组患者中脑网状结构FA值高于无效组,可以作为c SCS治疗有效性的术前预判指标之一。

二、电刺激正中神经引发手肌反射对中枢神经病损的评定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刺激正中神经引发手肌反射对中枢神经病损的评定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表面肌电的上肢运动分析关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人体运动分析的生理学基础
    1.2 肌电信号
        1.2.1 肌电信号的形成
        1.2.2 肌电信号的检测方式
    1.3 基于表面肌电的运动健康分析研究意义及现状
        1.3.1 基于表面肌电的运动健康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1.3.2 基于表面肌电的运动健康分析研究现状
    1.4 基于表面肌电的运动意图理解研究意义及现状
        1.4.1 基于表面肌电的运动意图理解及其研究意义
        1.4.2 基于表面肌电的运动意图理解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特色与创新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表面肌电的脑卒中后神经肌肉病变分析
    2.1 引言
    2.2 脑卒中后神经肌肉病变的原理
    2.3 脑卒中后神经肌肉病变分析方法
        2.3.1 算法框架
        2.3.2 聚类索引分析法
    2.4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2.4.1 受试者募集
        2.4.2 实验数据采集
        2.4.3 实验数据处理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聚类索引分析结果
        2.5.2 统计分析结果
        2.5.3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表面肌电的外伤性外周神经损伤分析
    3.1 引言
    3.2 上肢外周神经损伤简述
        3.2.1 上肢运动系统
        3.2.2 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分析
    3.3 上肢外伤性外周神经损伤量化评估实验方案
        3.3.1 受试者募集
        3.3.2 实验方案设计与数据采集
    3.4 上肢外伤性外周神经损伤的量化评估方法
        3.4.1 量化评估框架
        3.4.2 信号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3.4.3 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存在性评估
        3.4.4 单根神经损伤的量化评估
        3.4.5 性能评价与验证方法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存在性评估结果
        3.5.2 单根神经损伤量化评估结果
        3.5.3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表面肌电的肘关节运动角度估计
    4.1 引言
    4.2 肘关节生理结构分析及其运动平衡态假设
        4.2.1 肘关节生理结构分析
        4.2.2 平衡态分析假设
    4.3 实验方案与数据采集
        4.3.1 受试者募集
        4.3.2 实验数据采集
    4.4 基于平衡态的肘关节角度估计方法
        4.4.1 方法框架
        4.4.2 数据预处理
        4.4.3 基于平衡态的数据段分割
        4.4.4 依据平衡态的角度估计方法
        4.4.5 性能评估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基于平衡态的数据段分割结果
        4.5.2 角度估计结果
        4.5.3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疲劳状态下的肘关节运动角度估计
    5.1 引言
    5.2 肌疲劳表征的原理与方法
        5.2.1 肌疲劳的生理原理
        5.2.2 基于表面肌电的肌疲劳表征方法
    5.3 肌疲劳状态下的肘关节连续运动角度估计
        5.3.1 方法框架
        5.3.2 受试者募集与实验数据采集
        5.3.3 无修正的肘关节角度估计
    5.4 基于表面肌电的动态疲劳分析
        5.4.1 疲劳分析方法
        5.4.2 疲劳分析结果
        5.4.3 讨论
    5.5 基于疲劳修正的肘关节角度估计
        5.5.1 疲劳状态下的修正算法
        5.5.2 疲劳修正结果
        5.5.3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研究进展
    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5 偏倚性分析
        2.6 安全性评价
        2.7 依从性评价
    3 讨论与结论
    4 不足与展望
第二章 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1 病例采集
    2 病例选择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学分析
    7 研究结果
        7.1 一般情况
        7.2 干预前后量表评分比较
        7.3 临床疗效
    8 讨论与结论
        8.1 立题依据
        8.2 干预策略
        8.3 评价手段选择
        8.4 结论
        8.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循经中药热敷联合口服养血荣筋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参考文献
    附录 B 改良Ashworth评定标准
    附录 C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附录 D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致谢
作者简介

(4)针刀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二) 研究方法与流程
        1. 临床分组及治疗
        2. 观察指标
        3. 观测时间
        4?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 病例收集结果
        1. 病例收集结果
        2. 一般资料比较
    (二) 安全性观测结果
    (三) 评定结果
        1. VAS疼痛评分
        2. 手肿胀程度比较
        3. 上肢Fugl-Meyer评分比较
        4. 疗效分级比较
三、分析与讨论
    (一) 脑卒中后SHS的认识
        1. 脑卒中及脑卒中后SHS的概述
        2. 脑卒中后SHS的病因病机
        3. 脑卒中后SHS的临床表现
    (二) 脑卒中后SHS的临床治疗策略及应用
        1. 针刀治疗SHS
        2. 针灸治疗SHS
    (三) 本课题相关研究的分析
        1. 对疼痛的影响
        2. 对水肿的影响
        3. 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四) 不足与展望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针刀为主治疗卒中后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DPN的研究现状
        1.1 古代文献对DPN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对DPN的认识
        1.3 针灸疗法干预DPN的研究现况
    2. 现代医学对DPN的研究现状
        2.1 DPN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2.2 DPN的发病机制
        2.3 DPN的治疗方案
    3. 泻胃补脾针法及毫火针疗法治疗DPN的相关研究
        3.1 泻胃补脾针法临床与机制研究
        3.2 毫火针临床与机制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临床疗效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3.1 治疗前一般资料分析
        3.2 两组DPN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3.3 两组DPN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3.4 两组DPN患者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
        3.5 两组DPN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3.6 两组DPN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1c比较
        3.7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DPN的主要病机—胃强脾弱、营卫不和、脉络痹阻
        4.2 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的临床应用
        4.3 疗效分析
第三部分 结论
    结语
        1. 课题优势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六、类证鉴别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三、中医综合疗法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一、脑卒中的定义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四、西医鉴别诊断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五、脑卒中的预防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标准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技术路线图
        二、器具选择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四、治疗方案
    第三节 观察指标
        一、基本资料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三、统计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一、两组性别比较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三、两组种族比较
        四、两组证型比较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一、整体康复
        二、辨证康复
        三、形神合一
        四、被动康复
        五、自我管理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第三节 病案举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基于体感诱发电位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试验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招募流程及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主要仪器和材料
        2.3 干预方法
    3 结局指标
        3.1 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
        3.2 日常生活活动的评定
        3.3 电生理指标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5 伦理原则及审核
    6 病例流程图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各组受试者治疗前的基线检测
        2.1 治疗前三组受试者FMA、MBI评分的比较
        2.2 治疗前三组受试者SEP N20 潜伏期、波幅的比较
    3 各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FMA、MBI评分的比较
        3.1 FMA评分的比较
        3.2 MBI评分的比较
    4 各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电生理指标的比较
        4.1 SEP N20 潜伏期的比较
        4.2 SEP N20 波幅的比较
    5 各组受试者治疗后组间比较
        5.1 治疗后三组患者FMA、MBI评分组间比较
        5.2 治疗后三组患者SEP N20 潜伏期、波幅的组间比较
    6.体感诱发电位N20 潜伏期与FMA、MBI评分的相关性
讨论
    1 穴位埋线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2 运动再学习训练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3 穴位埋线结合MRP疗法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4 针刺结合MRP疗法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5 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对SEP N20 的潜伏期、波幅的影响
    6 SEP N20 的潜伏期与FMA评分的相关性
    7 SEP N20 的潜伏期与MBI评分的相关性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规范(续)(论文提纲范文)

第七章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
        一、重症肌无力
        1.临床表现
        2.电生理表现
        二、LE肌无力综合征
        1.临床表现
        2.电生理表现
        三、肉毒毒素中毒
        1.临床表现
        2.电生理表现
    第六节肌肉疾病
        一、肌营养不良症
        1.临床表现
        2.电生理表现
        二、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三、肌强直综合征
        1.临床表现
        2.电生理表现
        四、周期性麻痹
        五、肌张力障碍
        六、废用性肌萎缩
第八章常见临床症状的神经电生理诊断
    第一节疼痛或麻木
    第二节无力或瘫痪
    第三节震颤或痉挛
        一、震颤
        1.帕金森震颤
        2.生理性震颤
        3.特发性震颤
        4.扑翼样震颤
        5.癔病性震颤
        二、痉挛
    第四节心理或智力障碍
第九章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常见原因
    第一节检查室的建立
        一、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基本物品配备
        二、神经电生理检诊适应证与禁忌证
        三、神经电生理检诊标准程序
        四、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必备工具书
        五、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
        六、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医师职责
        1.工作概要
        2.请示上级
        3.岗位职责
        4.工作标准
        5.工作要求
        6.资格要求
    第二节干扰和伪迹
        一、干扰
        二、伪迹
        1.物理性伪迹
        2.生理性伪迹
        3.检测中的伪迹
    第三节温度的影响
    第四节容积传导现象
    第五节神经支配的变异
        1.Martin-Gruber吻合
        2.手及其神经支配的变异
        3.臂丛神经的变异
        4.腓深副神经
    第六节一些工作体会和注意事项

(9)低频穴位电刺激改善中风后手抓握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ACT
前言
综述
    1. 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基本研究
        1.1 上肢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
        1.2 祖国医学对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的认识
        1.3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的认识
        1.4 中风后偏瘫上肢康复的研究进展
    2. 中风后手抓握功能障碍与康复的研究进展
        2.1 手和手指的运动及相关肌肉的解剖结构
        2.2 手抓握运动的功能特征
        2.3 手功能及抓握功能的临床意义
        2.4 手抓握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
    3. 低频电刺激在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
        3.1 低频电刺激的种类
        3.2 低频电刺激促进中风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研究
        3.3 屈伸肌穴交替刺激模式的作用原理
        3.4 低频穴位电刺激在中风后上肢功能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随机分配方法及分配方案隐藏
        1.3 盲法的实施
    2. 受试者入组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常规治疗
        3.2 分组治疗
    4. 评价方法
        4.1 量表评价
        4.2 临床疗效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6. 结果
        6.1 一般资料
        6.2 低频穴位电刺激疗法与电针疗法对中风后手抓握功能治疗情况的对比研究
讨论
    1. 低频穴位电刺激对中风后手抓握功能重建的影响
        1.1 不同刺激参数对治疗中风后手抓握功能疗效的影响
        1.2 刺激方式对手抓握功能的影响
    2. 选穴依据
    3. 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10)颈髓电刺激治疗植物状态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植物状态患者接受高颈髓电刺激术(cSCS)治疗的有效性前瞻性研究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cSCS手术方法
        2.3 两组植物状态病人针对不同治疗策略的治疗前后采用下表2评分系统进行量化评估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临床观察汇总如下表所示
        3.2 统计学描述及检测分析
    4 讨论
第二部分 脑血流改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表现与意识好转相关性分析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脑干功能
        3.2 体感诱发电位
        3.3 脑电图
        3.4 中脑脑血流
    4 讨论
第三部分 术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特点与术后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1.前言
    2.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英文缩略词
致谢

四、电刺激正中神经引发手肌反射对中枢神经病损的评定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表面肌电的上肢运动分析关健技术研究[D]. 汤纬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D]. 李红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循经中药热敷联合口服养血荣筋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疗效评价[D]. 孙义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4]针刀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评价[D]. 余丛洁.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泻胃补脾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D]. 黄琰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基于体感诱发电位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D]. 司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规范(续)[J]. 王心刚.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8(03)
  • [9]低频穴位电刺激改善中风后手抓握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D]. 矫梦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颈髓电刺激治疗植物状态疗效评价[D]. 赵彦. 青岛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正中神经电刺激手部肌肉反射在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