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爆炸的原因及预防

电池爆炸的原因及预防

一、蓄电池爆炸原因及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1](2021)在《面向区域建筑的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本质安全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12月21日,《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中国建筑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统计了全国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总量为10亿吨标准煤当量(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耗比重21.7%;建筑碳排放为21亿t CO2,占全国能源碳排放比重21.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综合能源系统应用于区域建筑供能中,通过不同能源协同互补,提高系统能源效率。目前,在电能传输、变换、储存等环节均采用传统铜电缆/铜电感和压缩气体存储,存在极大的能源损耗和极高的安全隐患。本文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以区域建筑能源供给终端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提高能源效率、能源安全的研究视角引入超导电力和低温燃料两大技术手段,提出了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和安全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多能互补、能源耦合的技术原理,以清洁低碳、安全可靠为设计目标,提出了终端超导综合能源的系统构架。引入超导电力技术,提高“源-网-储-荷”系统的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引入低温燃料技术,降低能源存储和输运安全隐患,提高能源系统容量和能源耦合效率。(2)基于本质安全化的设计方法,引入超导限流单元、增加备用系统、增加器件散热能力等实施手段,完成了超导综合能源系统的本质安全化设计与性能评估,最终从提高设备自身可靠性角度有效保障系统运行安全。(3)以跨区域建筑能源输运为导向,设计了大容量型、低成本型复合能源管道结构方案,并完成了GW级超导能源管道结构优化和综合性能评估。结果表明:传统液化天然天管道的输运距离仅为140km,而引入液氮保护层的新型超导能源管道的输运距离高达1120km。(4)以数据中心和医院建筑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构架了冷电联供和冷热电气四联供的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数据中心通过引入超导斩波供电和液氮潜热供冷,实现了高效、安全的供能设计;医院建筑通过引入清洁能源供电、多种能源供应及多种医用供气,实现低碳、高效、安全、可靠的供能设计。结果表明:对比室温斩波电路,低温斩波电路效率从92.5%提升到97.6%;对比终端最后一公里铜电缆,高温超导电缆效率从90%提升到99.65%;对比传统高压气体存储,相同体积液化天然气和液氧容量分别增加到2.5和5.3倍。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在系统能效提升方面,本文研究的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有机融合了大容量、低损耗的超导电缆模块,自触发、高可靠的超导限流模块,快响应、高效率的超导储能模块,及低损耗、高可靠的低温斩波模块。在本质安全设计方面,引入常压低温液体限制能量逸散风险以提升系统自身的安全性,配备综合能源后备冗余以增加系统抵御外部安全隐患的可靠性。

王启祥[2](2021)在《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安全评价体系》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智能可穿戴纺织品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可穿戴纺织品作为一种新型产品融合了服装行业、电子行业、材料行业等多各行业的先进技术,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从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角度出发,讨论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池安全、信息安全、电热安全和电磁安全的评价方法。电池安全和信息安全针对目前已经存在的相关标准,结合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具体应用环境给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其中,电池安全以锂电池为例,结合GB31241-2014就电池的外部短路、过充电、过放电、热滥用和物理影响等方面给出了具体要求。信息安全方面主要针对智能设备本身、数据处理终端、无线通信、后台数据库和数据保护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电热安全以电加热服为对象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模拟仿真保暖织物、加热丝分布以及加热片分布对加热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如下结论:保暖织物的内层导热系数越大外层传热系数越小,织物的保暖性和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越好;加热丝采用中间等间距排列两端紧密排列的方式,加热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更好;加热片选择小面积多块分布的方法,整体加热温度的均匀性更好。电磁安全主要考虑无线通信在传送数据流信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影响,本文以蓝牙天线为对象构建物理模型,模拟仿真蓝牙天线的摆放形式和蓝牙天线的类型对人体比吸收率大小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讨论得出以下结论:蓝牙天线背对人体放置时人体的比吸收率最小;在同等功率下倒F天线对人体的影响最小。本文针对近年来新出现的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给出了相关其新出现的电性能方面的安全评价内容,并通过对其热性能,电磁性能的仿真模拟,定性给出一定的安全评价方法,为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的安全评价标准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并为未来设计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赵波[3](2021)在《大厂煤矿机械化改造中的井田开拓方式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土地辽阔,资源类型丰富且多样,其中具有庞大的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炭是目前我们不可取代的重要能源之一。煤炭开采时,根据不同煤层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开采。在保证采矿安全前提下,优化整个矿井、采区和巷道的布置,最大的提高矿井产量,选取优化适合的井田开拓方式对煤炭的开采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厂煤矿机械化改造中的井田开拓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煤矿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综合比较研究煤矿的地质构造情况、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通过查阅和参考国内外大量煤矿的井田开拓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相关着作后,通过实地踏勘、基础理论分析和基础数据采集等多种方式,提出了两种开拓方式,探讨了两种开拓方式的优劣,提出适合本矿井的开拓方式。在通风与安全方面,本文根据机械化改造后的开拓方式,重新计算了矿井的总需风量,同时按照矿井实际提出预防瓦斯爆炸、粉尘、井下火灾、水灾、顶板垮塌等事故的对策措施。在“六大系统”方面,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大厂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改造的方案。

雷蕾,吕亚兵[4](2020)在《电动自行车充电保护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铅酸蓄电池为研究对象,针对蓄电池起火爆炸原因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充电保护系统。分析铅酸蓄电池充电起火的机理,介绍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对基于Proteus 7的单片机系统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单片机的充电保护系统可以实现发生两个及以上主要失控现象时的自动断电报警功能。保护系统可对电池充电过程进行火灾预防保护,对电池充电保护装置后续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于昌波[5](2020)在《基于公共安全视角下的锂电池安全管理》文中认为公共安全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但近年来,随着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移动通信设备电源、医疗辅助器械等公共设备设施领域,基于自身的化学品特性,由锂电池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也在急剧增加,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锂电池安全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锂电池应用情况,梳理公共管理层面锂电池相关法规制度。列举锂电池所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揭示出锂电池生产、运输(存储)、应用、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问题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分类汇总出锂电池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三个基本原因,即锂电池的自燃、爆炸、泄漏。透过公共安全视角,借助鱼骨图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对引发锂电池安全问题的各种管理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确定影响锂电池安全管理的5个一级风险指标,即:“人的因素”、“产品性能”、“设备设施”、“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进一步识别出“人员安全意识”、“锂电池产品质量”、“政府监管体系”等26个二级风险指标,并以此构建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个风险指标的相对权重值,综合评价影响锂电池安全管理的各种风险因素强弱情况,揭示出锂电池“外在安全指标”风险因素的影响大于“内在安全指标”风险因素影响,并且“人员因素”在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因素中影响权重最高。针对影响锂电池安全管理权重较高的风险因素,建设性提出“规范锂电池安全标准”、“完善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制度和渠道”、“升级公共场所消防设备”等对策,并基于无缝隙管理理论,从管理制度措施、公共设备技术、公共组织结构三个方面构建了多维度锂电池安全管理体系,为锂电池的安全管理、降低公共安全隐患提供参考。

黄玉华,冯超,张在胜,朱志勇,姜舒[6](2020)在《浅析汽车起动用富液铅酸蓄电池爆炸成因及预防》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汽车起动用富液铅酸蓄电池爆炸类型、爆炸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其设计、制造、布置、与发电机匹配等环节可采用的预防方法。

李建明[7](2020)在《LNG-锂电池混合动力内河货船风险评估》文中指出如今,在绿色能源和节能减排的发展条件下,虽然纯电动船已经成为当前船舶技术研究前沿;但是,纯电动船舶动力性和续航能力差,使其不能进行长远距离航行。船舶混合动力技术能够把排放性和经济性等进行最佳折中,逐渐缓解技术发展不成熟与更加严谨的法规之间的矛盾,所以混合动力船舶如今是最适合船舶行业发展的类型。那么它也涉及了新的风险。本文研究的船舶是LNG-锂电池混动内河货船(以下简称混动船),属于新型动力船舶。研究对象是一艘1830t的混动船,根据综合安全评估方法(Formal Safety Assessment,简称FSA),对它停泊时(LNG加注、锂电池充电)和航行时的关键工况进行风险识别并分析;主要对LNG与锂电池的耦合风险进行分析,还简要分析了在航行期间的其他风险,最后对消防解决方案开展了分析与讨论。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安全评价理论当中的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其中FSA的特点能有针对性的对本船进行风险分析,因此最后选择FSA作为LNG-锂电池混动船风险评价的分析方法。对FSA的定义、现状及特点、应用领域和流程做了一定的介绍。LNG模型理论主要从泄漏扩散、火灾和爆炸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分析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热失控问题和生热机理。(2)选取一种LNG加注的方式,再运用事故树识别风险,对LNG加注进行定性分析。运用泄漏的数据统计和计算公式,再结合1830t混动船的实际情况,对小孔、中孔和全孔径泄漏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它们的泄漏概率,对计算结果进行归纳。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不同场景来研究天然气加注泄漏后对电池的影响,分为三类场景:易发生场景、可能发生场景和最危险场景;运用Phast对天然气泄漏扩散、火灾热辐射以及爆炸超压冲击波的后果进行模拟仿真,得到它们的影响强度以及范围来分析对机舱电池的影响。(3)在混动船停泊时,电池充电同时BOG(Boil Of Gas)正在排放时的场景下,电池过充发生热失控导致燃爆对LNG系统发生的耦合风险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本船的电池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充电系统,然后对电池热失控以及传播进行了分析,分别对BOG排放时与电池过充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通过软件模拟BOG燃爆,通过电芯过充实验分析电池过充风险,最后分析电池对天然气的耦合风险,提出LNG与锂电池的防护措施。(4)根据燃烧三角形征集专家意见统计出航行时锂离子电池的火灾原因,建立事故树并进行分析,给出安全对策与建议。对机舱火灾的消防方案开展分析与讨论,最后简要分析了船舶航行时的其它风险并给出措施。

王雄,鲍建勇,王新[8](2020)在《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燃烧风险与控制》文中认为针对电动汽车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化学能量释放出现电池燃烧和电解液泄漏,导致有毒气体、整车燃烧或爆炸的问题,介绍了该问题的市场现状、标准法规要求,同时分析了热失控和热失控扩展的机理,以及导致热失控的各种诱因,并进一步分析了从电池设计、整车开发、车辆使用到安防等环节的各种风险因数,以及对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王宗亮,徐杭田,孙硕[9](2019)在《船用富液式铅酸蓄电池爆炸隐患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富液式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对蓄电池在生产制造、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爆炸隐患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可为富液式铅酸蓄电池生产设计人员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管理人员增强安全意识提供参考和借鉴,防止蓄电池爆炸事故的发生。

王延瞳,许开立,李力,张津嘉[10](2018)在《基于WBS-RBS-BN的蓄电池充电区域氢气火灾爆炸事故研究》文中指出通过现场测试,明确了蓄电池充电区域氢气浓度分布规律.通过WBS-RBS分析方法,得出蓄电池充电区域氢气火灾爆炸事故风险事件耦合矩阵,以此为依据得到氢气火灾爆炸事故故障树,将故障树转化为贝叶斯网络,使用Ge NIe软件计算蓄电池充电区域氢气爆炸事故发生概率为2.688e-4.通过贝叶斯网络双向推导功能,计算氢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条件下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从而分析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或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人体静电、操作工人抽烟、金属部件碰撞、蓄电池过充、蓄电池破裂和机械排风装置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降低了蓄电池充电区域发生氢气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

二、蓄电池爆炸原因及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蓄电池爆炸原因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区域建筑的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本质安全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区域建筑供能安全事故分析
    1.4 超导综合能源系统研究思路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系统本质安全化方法
    2.1 综合能源系统基本原理
    2.2 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
    2.3 系统本质安全化方法
3 跨区域建筑的超导能源输运系统设计及安全运行评估
    3.1 超导能源输运系统概念构架与基本原理
    3.2 超导能源管道建模分析
    3.3 GW级超导能源管道结构设计与安全运行评估
    3.4 系统本质安全化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面向数据中心的冷电联供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分析
    4.1 技术背景
    4.2 系统概念构架与基本原理
    4.3 超导斩波供电系统设计及建模分析
    4.4 液氮潜热供冷系统设计及建模分析
    4.5 超导冷电联供装置样机集成
    4.6 系统能耗与效益评估
    4.7 系统本质安全化研究
    4.8 本章小结
5 面向医院建筑的冷热电气四联供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分析
    5.1 技术背景
    5.2 系统概念构架
    5.3 系统基本原理
    5.4 系统冷热电气四联供建模
    5.5 系统负荷能耗案例分析
    5.6 系统能耗与效益评估
    5.7 系统本质安全化研究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安全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分类
    1.3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安全评价体系框架
        1.3.1 纺织品的安全评价
        1.3.2 电子器件的安全评价
    1.4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安全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际意义
    1.6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电池安全和信息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2.1 电池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2.1.1 锂电池组成及工作原理
        2.1.2 锂电池安全分析
        2.1.3 锂电池安全要求
    2.2 信息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2.2.1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信息流动过程
        2.2.2 信息安全分析
        2.2.3 信息安全要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热安全仿真
    3.1 电热安全基础知识
        3.1.1 电热服
        3.1.2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3.1.3 边界条件
        3.1.4 热力学第一定律
    3.2 建立电热仿真模型
        3.2.1 仿真软件介绍
        3.2.2 构建几何模型
        3.2.3 设置材料属性
        3.2.4 设置边界条件
        3.2.5 网格剖分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保暖织物类型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3.3.2 加热丝分布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3.3.3 加热片分布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磁安全仿真
    4.1 电磁安全相关原理
        4.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4.1.2 电磁波分类
        4.1.3 蓝牙天线基本原理
        4.1.4 比吸收率
    4.2 建立电磁仿真模型
        4.2.1 建立结合模型
        4.2.2 设置材料属性
        4.2.3 设置边界条件
        4.2.4 网格剖分
    4.3 仿真结果分析
        4.3.1 天线摆放形式对辐射效果的影响
        4.3.2 天线类型对辐射效果的影响
    4.4 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大厂煤矿机械化改造中的井田开拓方式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井田开拓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矿井开拓现状
        1.2.2 我国矿井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2.1 井田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河流分布及范围
        2.1.4 气象及地震
        2.1.5 井田经济及煤炭开发情况
        2.1.6 水源、电源及通信情况
    2.2 地质特征
        2.2.1 井田地质构造
        2.2.2 井田地层
        2.2.3 煤层特征及煤质
    2.3 开采技术条件
        2.3.1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2.3.2 工程地质条件
        2.3.3 环境地质
    2.4 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和地温
        2.4.1 瓦斯
        2.4.2 煤层瓦斯压力及透气性及其他参数
        2.4.3 煤层自燃倾向性
        2.4.4 煤尘爆炸性倾向性
        2.4.5 地温
第三章 井田开拓优化设计
    3.1 井田境界及储量
        3.1.1 井田境界
        3.1.2 矿井储量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2.1 矿井工作制
        3.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3.2.3 矿井服务年限
    3.3 井田开拓
        3.3.1 影响本井田开拓的主要因素
        3.3.2 工业场地位置的优化选择
    3.4 开拓方式优化设计
    3.5 井筒
    3.6 井底车场及硐室优化设计
        3.6.1 井底车场形式及空重车线长度
        3.6.2 井底车场硐室名称及位置
    3.7 大巷运输及设备
        3.7.1 运输方式的选择
        3.7.2 矿车
        3.7.3 辅助运输设备选型
        3.7.4 整流设备选择
    3.8 盘区布置及装备
        3.8.1 采煤方法
        3.8.2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支架选型
        3.8.3 工作面的循环数、年进度及工作面长度
        3.8.4 盘区布置
第四章 通风与安全
    4.1 矿井通风
        4.1.1 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4.1.2 风井的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
        4.1.3 矿井风量计算
    4.2 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4.2.1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4.2.2 粉尘的综合防治
        4.2.3 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4.2.4 预防井下水灾的措施
        4.2.5 防止顶板垮塌措施
        4.2.6 矿山救护
        4.2.7 其他
    4.3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4.3.1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4.3.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4.3.3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4.3.4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4.3.5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4.3.6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电动自行车充电保护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铅酸蓄电池充电及起火机理分析
    1.1 火灾案例分析
    1.2 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起火原因分析
        1.2.1 铅酸蓄电池充电热失控
        1.2.2 铅酸蓄电池析氢爆炸
        1.2.3 过电流
        1.2.4 电气线路短路
2 基于单片机的铅酸蓄电池充电保护系统设计
    2.1 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
    2.2 设计原理
    2.3 硬件电路
        2.3.1 主控电路
        2.3.2 控制报警电路
    2.4 软件设计
3 基于Proteus 7的单片机系统仿真
4结论

(5)基于公共安全视角下的锂电池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2.3 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公共安全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2.1 锂电池安全管理实践
        2.1.1 锂电池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关系
        2.1.2 锂电池的公共管理塑织结构
        2.1.3 锂电池公共管理制度措施
    2.2 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2.2.1 综合应急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2.2.2 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
        2.2.3 海因里希法则及其应用
        2.2.4 无缝隙化管理及其应用
    2.3 公共安全管理指标体系
        2.3.1 公共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基本含义
        2.3.2 建立公共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基本原则
3 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分析与安全指标体系评价
    3.1 锂电池的应用及安全事故分析
        3.1.1 锂电池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3.1.2 锂电池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3.1.3 锂电池安全事故特征分析
    3.2 基于鱼骨图的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识别与安全指标体系
        3.2.1 鱼骨图含义及分析过程
        3.2.2 鱼骨图在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因素识别中的应用
        3.2.3 构建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指标体系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指标分析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指标体系评价
        3.3.2.1 一级风险指标权重计算及分析
        3.3.2.2 二级风险指标权重计算及分析
        3.3.3 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指标综合分析
4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锂电池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
    4.1 锂电池安全管理规范与制度
        4.1.1 加强制度对锂电池相关人员的约束
        4.1.2 规范锂电池产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4.1.3 强化锂电池生产企业准入管理
        4.1.4 加快完善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制度与渠道
    4.2 公共安全设备技术措施
        4.2.1 升级公共建筑消防设备及规范
        4.2.2 规范“一池一码”技术提升锂电池全方位管理
        4.2.3 信息技术在锂电池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3 公共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4.3.1 建立专业部门协同共享共治组织模式
        4.3.2 构建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制
        4.3.3 强调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
    4.4 锂电池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4.4.1 锂电池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流程
        4.4.2 锂电池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应用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基于公共安全视角下的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浅析汽车起动用富液铅酸蓄电池爆炸成因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蓄电池爆炸概念及种类
2 蓄电池爆炸成因分析
    2.1 物理爆炸原因分析及预防
        2.1.1 体积V被压缩,将使压力升高
        2.1.2 气体物质的量n增加,将使压力增大
        2.1.3 气体的温度T升高,将使压力增大
    2.2 化学爆炸原因分析及预防
3 结束语

(7)LNG-锂电池混合动力内河货船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船舶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船舶天然气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锂电池研究现状
    1.3 LNG-锂电池混合动力内河货船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分析
    2.1 安全评价理论概述
        2.1.1 安全评价理论的定义
        2.1.2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2.2 FSA概述
        2.2.1 FSA定义
        2.2.2 FSA的现状及特点
        2.2.3 FSA的应用领域
        2.2.4 FSA流程与方案
    2.3 LNG模型理论研究
        2.3.1 泄露扩散模型
        2.3.2 火灾模型
        2.3.3 蒸汽云爆炸模型
    2.4 锂离子电池理论
        2.4.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2.4.2 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问题及温度特性
        2.4.3 电池生热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混合动力船加注过程的风险评估
    3.1 水上LNG燃料加注工作原理
    3.2 LNG加注过程定性风险分析
        3.2.1 事故树分析法简介
        3.2.2 LNG罐加注过程风险识别
        3.2.3 定性风险分析
    3.3 混合动力货船加注过程定量风险分析
    3.4 泄漏场景计算
        3.4.1 天气参数的设定
        3.4.2 事故伤害选取
        3.4.3 PHAST软件介绍
        3.4.4 LNG加注事故模拟
    3.5 事故后果分析
        3.5.1 火灾热辐射分析
        3.5.2 爆炸超压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锂电池充电过程的风险评估
    4.1 船用动力磷酸铁锂电池
        4.1.1 电池芯
        4.1.2 电池包的结构和作用
        4.1.3 电池系统
        4.1.4 控制系统组成
        4.1.5 充电系统
    4.2 LNG-锂电池混合动力内河货船电池热失控识别与分析
        4.2.1 热失控和传播
        4.2.2 废气的爆炸和毒性
        4.2.3 锂电池热失控事故树定性分析
        4.2.4 防止热失控扩展途径
        4.2.5 电池热失控定量风险分析
    4.3 混合动力船过充风险分析
        4.3.1 LFP105型锂电池过充热失控连锁反应实验
        4.3.2 锂电池爆炸能量的分析
        4.3.3 锂电池冲击波超压及爆炸事故危害半径的计算
    4.4 混合动力船BOG排放分析
        4.4.1 天气状况选定
        4.4.2 BOG扩散
        4.4.3 热辐射分析
    4.5 后果分析与应对措施
        4.5.1 后果分析
        4.5.2 应对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航行过程电池风险评估
    5.1 航行过程中电池火灾事故树定性分析
        5.1.1 锂电池火灾风险识别
        5.1.2 锂电池火灾事故树
        5.1.3 结构重要度分析
        5.1.4 安全对策与建议
    5.2 机舱消防
        5.2.1 消防安全目标
        5.2.2 消防解决方案
    5.3 船舶航行的其它安全性分析
        5.3.1 船舶碰撞安全性分析
        5.3.2 极端情况下的安全返航保护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主要工作及结论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事故伤害准则
附录2 航行过程锂电池火灾风险因素征询问卷
附录3 锂电池消防安全征询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燃烧风险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电动汽车燃烧事故的现状与法规要求
3 锂离子电池的初步分析
4 锂电池本体的燃烧机理及解决措施
    4.1 热失控及热扩散导致燃烧
        4.1.1 热失控
        4.1.2 热失控扩散
    4.2 电解液泄漏有毒气体
    4.3 消除电池燃烧风险的措施
        4.3.1 电池内材料和工艺环节
        4.3.2 电池包结构与安全设计
        4.3.3 BMS热管理控制环节
5 整车上电池燃烧的7类诱因分析
    5.1 锂离子电池的电流异常
    5.2 锂离子电池内部故障
    5.3 整车电气故障
    5.4 机械伤害
    5.5 外部水入侵
    5.6 气温
    5.7 外部火源
6 整车开发环节电池燃烧风险的控制
    6.1 电池包的总布置
    6.2 电池包安全相关的整车试验
        6.2.1 整车碰撞试验
        6.2.2 动态离地间隙试验
        6.2.3 涉水安全
        6.2.4 高寒、高热和高海拔试验
        6.2.5 整车四通道模拟耐久试验
        6.2.6 整车外部、内部暴晒试验
        6.2.7 三电系统安全试验
        6.2.8 整车热逃脱试验
        6.2.9 各种千斤顶或举升机试验
        6.2.1 0 碎石石击试验
        6.2.1 1 电池液冷回路密封试验
        6.2.1 2 PHEV车型燃油箱隔热
        6.2.1 3 整车火烧试验
        6.2.1 4 整车水浸泡试验
7 在车辆使用中燃烧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7.1 用户合理使用车辆
        7.1.1 充电
        7.1.2 驾驶
        7.1.3 车辆停放
    7.2 车辆例行保养
    7.3 车辆电池燃烧时的处理办法
        7.3.1 用户首要考虑安全和及时报警
        7.3.2 消防人员灭火时要注意火灾的特点
8 结束语

(9)船用富液式铅酸蓄电池爆炸隐患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蓄电池爆炸隐患分析
    2.1 焊接工艺
    2.2 液面变化太大
    2.3 蓄电池内部析气
        2.3.1 氧气的产生
        2.3.2 氢气的产生
    2.4 极板活性物质脱落
    2.5 蓄电池内部产生火花
    2.6 蓄电池极间短路
    2.7 蓄电池内部压力过大
    2.8 蓄电池温度失控
3 结束语

(10)基于WBS-RBS-BN的蓄电池充电区域氢气火灾爆炸事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场测试
2 WBS-RBS-BN定量风险分析模型
    2.1 WBS-RBS
    2.2 BN及FTA
    2.3 WBS-RBS-BN定量风险分析模型
3 实例应用
    3.1 构建WBS-RBS耦合矩阵
    3.2 BN-FTA定量风险分析
4 结论

四、蓄电池爆炸原因及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区域建筑的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本质安全化研究[D]. 陈宇.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电性能安全评价体系[D]. 王启祥. 北京服装学院, 2021(12)
  • [3]大厂煤矿机械化改造中的井田开拓方式优化设计研究[D]. 赵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电动自行车充电保护系统设计研究[J]. 雷蕾,吕亚兵.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09)
  • [5]基于公共安全视角下的锂电池安全管理[D]. 于昌波.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浅析汽车起动用富液铅酸蓄电池爆炸成因及预防[J]. 黄玉华,冯超,张在胜,朱志勇,姜舒. 汽车电器, 2020(06)
  • [7]LNG-锂电池混合动力内河货船风险评估[D]. 李建明.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8]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燃烧风险与控制[J]. 王雄,鲍建勇,王新. 汽车文摘, 2020(04)
  • [9]船用富液式铅酸蓄电池爆炸隐患分析[J]. 王宗亮,徐杭田,孙硕. 电池工业, 2019(04)
  • [10]基于WBS-RBS-BN的蓄电池充电区域氢气火灾爆炸事故研究[J]. 王延瞳,许开立,李力,张津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标签:;  ;  ;  ;  ;  

电池爆炸的原因及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